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哈尔滨市“两费”停收将带来三重“变革效应”
2008-08-29 11:20:33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29日讯 一项近年来我国颇具争议的收费制度“存废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按照规定,9月1日起,曾经主要用于为个体户提供服务及工商部门经费开支的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将在全国范围内停收。

  “两费”停收后,全市23.423万户个体户一年可以减负两亿余元。这将引起一系列“变革效应”:不仅有利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还转变了工商部门的行政职能,更被经济界人士看作是财政体制改革的信号,即可以规范哈尔滨市公共财政收入,将公共财政收入与提供公共服务进一步挂钩。

  个体户“减负”

  一年少交800多元创业成本降低

  “两费”,带着明显的历史烙印。

  个体工商户管理费是依据1987年国务院发布的《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向个体工商户征收的;集贸市场管理费是依据1983年国务院发布的《城乡集贸市场管理办法》的规定,向进入集贸市场进行商品交易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发生了转变,主要是维护经济秩序和进行市场监管,而不再直接参与市场建设。停征‘两费’有利于减轻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负担,实现市场经营主体公平竞争,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市工商局局长马彬这样告诉记者。

  记者从市工商局企业登记处了解到,截至目前,哈尔滨市有个体工商户23.423万户,分布在农林、金融、房地产、广告业、教育等19个行业,从业人员总计32.3721万人,注册资金总额达98.1亿元。每年,哈尔滨市个体户缴纳“两费”总额两亿余元,每户每月缴费少则几十元、多则上千元,年均869元。

  “从某种意义上说,个体工商户比大型企业更有市场活力,而‘两费’停征对降低创业成本、鼓励个体创业及缓解就业压力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研究室主任刘滨伟认为,这两个收费项目的终止,对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良性发展具有示范意义。

  工商局“加码”

  克服收费依赖从思想上“断奶”

  “在不少工商干部的头脑中,我们的监管主要是收费。”市工商局一负责人在谈到收取“两费”带来的弊病时直言不讳。


  可以说,“两费”的取消,对哈尔滨市工商职能的转变和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市工商局局长马彬在得知全国停收“两费”后,第一时间提醒全市工商干部,在收费“断奶”前,必须从思想上“断奶”,克服对收费的依赖。

  记者了解到,为了应对这场挑战,市工商局提出了用3到5年,由“传统管理型”向“监管执法服务型”彻底转变。市工商局有关人士介绍,以前不涉及的网上交易,今后将纳入监管范围。将大力推行购销台账、先行赔付等。同时,按照国家机构改革有关要求,今后,哈尔滨市工商部门还将加强两项职能,即食品安全监管和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也就是说,他们的“经济警察”作用在哈市将得到越来越好的发挥。

  地方财政“埋单”

  保障工商经费主张节约财力

  工商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实行财政供养体制,停收“两费”后,政府应该为工商部门提供新的经费保障。

  哈尔滨市财政部门有关人士表示,按国家规定,停征“两费”所造成的财政减收,由国家及各省(区、市)、副省级城市人民政府统筹解决,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正常履行市场监管职能提供财力保障。另外,中央财政将结合地方财力实际情况,通过财力性转移支付对地方给予适当补助。具体补助办法将作为停征“两费”的配套政策,结合地方落实停征“两费”的情况研究下达。

  记者了解到,虽然具体政策尚未出台,但为保证现有的工商经费水平,哈尔滨市财政部门将本着力主节约、杜绝浪费的原则解决这笔支出;对于工商部门来说,可能大到一台车、小到一支笔都得算计着“过日子”了。业内人士认为,这对规范哈尔滨市公共财政收入、将公共财政收入与提供公共服务进一步真正挂钩具有示范意义。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