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9月10日讯 9月9日,一名特别的“乞丐”在哈尔滨市南岗区果戈里大街乞讨。记者了解到,“乞丐”名叫夏海波,1982年9月15日出生,高二时因病辍学,治病花光了家里的钱,但是病还是没有医治好。2006年他离开家乡,试图找份工作养活自己,但因为自身残疾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生活使他走上街头,试图靠乞讨的钱治病延缓病情发展。夏海波开了博客,将每天的感受记录在博客里。他在博客里公开了自己的银行帐号,以便接受网友的捐助。
背景新闻: 北大清华“预备兵”—— 不幸疾病缠身
夏海波的博客记录了他大致的生活轨迹。
这个出生于湖北天门市梅河村的农家少年,在1998年以全镇第一的成绩考入著名的天门中学,被老师看作是北大、清华的“预备兵”。
然而,就在夏海波憧憬自己的大学梦时,厄运降临了。高二那年,他突然高烧不退,被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为了给儿子治病,8年中,父母先后借了6万多元外债,四处寻求偏方良药。但夏海波的病情还是没能得到控制。
大学梦彻底破灭,夏海波不愿继续成为家人的沉重包袱。去年7月24日,他悄悄离开家,来到武汉,在胸前挂起乞讨的牌子,正式进入“丐帮”行列。
疾病使夏海波左盆骨明显扭曲变形,左股骨萎缩,双腿膝关节无法弯曲,一般乞丐最常采取的乞讨方式——坐和跪,对他来说都是难以完成的动作。因而,前挂乞讨字样、后挂媒体相关报道的纸牌站立在闹市中,成为夏海波的“招牌”式乞讨动作。天气太热的时候,他会到新华书店、超市等地方蹭一下冷气。
而因为双手手指已经完全变形,当别人将钱递到夏海波手上时,他常抓不稳,眼睁睁地看着即将到手的钱被风吹走。为捡到被风吹走的钱,既跑不动、也弯不下腰的夏海波只能慢慢挪到纸币前,用脚踩住它后,再用棍子把钱拨进鞋里。
在博客中,他用“辛酸”二字来描绘自己经常遇到的这种情形。他称自己的“每一分钱都是通过四处奔波,用自己的汗水得来的。”
责任编辑:路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