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黑龙江省舞动科技之翼 好风凭借力加快创新步伐
2008-10-29 14:15:3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蒋国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29日 讯霜降一过,西伯利亚的寒流便不请自来,气温日降。然而广袤的龙江大地却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科教兴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春风”,正激荡着龙江儿女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壮志雄心。

  千层高楼,起于垒土。通过分析研判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大势,结合多次深入市地基层的调查研究,从年初至今,省委省政府相继做出和实施了一系列决策措施,这些配套出台的“实招”、“硬招”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播下了“打基础”、“攒后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种子。今天,我们欣喜地回眸。

  省委书记吉炳轩讲话:

 

  黑龙江省科技实力较强,但比较遗憾的是,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转化为商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却远远不够。据统计,现有科技成果真正实现产业化、商品化,占一定市场份额的只有20%左右。

  在科技成果的转化方面,省委、省政府确实有压力感、紧迫感。这个压力和紧迫来自于三个方面:一个是黑龙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迫切需要。第二个是我们有这么多的科研机构、这么多的科技人才、这么多的科研成果,而转化为黑龙江的现实生产力的确还不是太多。第三个是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在这如浪翻滚的科技浪潮中,我们黑龙江能借机发展多少产业,干出多大事业,是乘上飞机跑,还是骑着毛驴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我们不能再骑驴了,应赶快乘上末班飞机,尽快地借科技的翅膀腾飞起来。

  省长栗战书讲话:

 

  黑龙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得依靠科技进步,当然不仅仅是科技进步,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所以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讲了四个转变,其中第一个转变就是由过去单纯的、一味的靠物质投入来支撑经济的发展转向依靠科技进步。

  “黑龙江省是科技教育大省,但是科技教育对经济的支持力度、贡献率远远不够,所以要转变。黑龙江省是资源大省,但我们只搞原字号的,没搞资源的深加工,所以要转变。黑龙江省是生态大省,但是我们经济建设当中,有时候不注意生态的保护,侵害了生态,所以也要转变。我们工业、农业的规模、摊子、基础都比较大,但是普遍的管理粗放,所以也要转变。”四个转变最主要的我看还是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上,转变到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到科学管理。


 

  专家“会诊”黑龙江省经济现状

  8月的伊春天清气爽,林茂水碧。黑龙江省组织39位有突出贡献的院士、专家到伊春休假。

  4日下午,专程赶来看望的省领导与院士、专家们一起座谈,分析中国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及经济走向,对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集体“会诊”。

  省委书记吉炳轩在与大家座谈时说,我们要依托资源加快发展,但绝不能仅依靠资源来加快发展,要更好更快发展,必须下力气调整我们的产业结构。黑龙江经济社会真正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希望在新技术、新项目、新产业、新体制。

  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依靠科技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为目标,加强组织协调,完善投资机制,建立服务体系,加大扶持力度,切实把科研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支撑黑龙江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产业,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物产业成为战略性产业

  如果说,伊春座谈会是黑龙江省加快科教兴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华彩乐章,那么,早在今年春天龙江大地就奏响了发展生物产业的序曲。4月8日、10日和11日,省长栗战书连续深入黑龙江省部分生物产业相关企业、科研单位和研发基地,实地考察生物产业发展情况,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征求省内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对黑龙江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的意见、建议,共同研究推动生物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问题。

  5月4日,省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黑龙江生物产业发展规划(讨论稿)》。9日下午,省政府召开加快生物产业发展工作会议,提出将生物产业作为全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来抓,经过10至15年的努力,使之成为黑龙江省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力争到2010年,全省生物产业总产值超过800亿元,增加值占全省GDP的2%以上;到2020年,生物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5%以上。

  此发展规划一出,立刻引起各界瞩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匡海学认为,黑龙江省医药产业基础良好,发展基因工程、发酵技术和动物疫苗等生物医药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制定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有助于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市场占有率,尽快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

  5月中旬,吉炳轩在伊春鹤岗调研时指出,要下决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做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增长方式”改为“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有两个字的改动,但内涵却更加丰富、更加深刻。黑龙江目前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发展速度缓慢,制约因素较多,必须进行调整。从黑龙江的实际出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新产业开发上要速度

  5月23日,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教育工作。会议要求,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高教强省战略,立足人才培养、推动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面向社会和市场搞好学科建设,使教学科研与实际紧密结合,让更多的科研成果孵育转化成生产力。要建立健全机制,实现高校与企业、产业园区和市县乡的对接互动,提高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率。要完善人才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扎根龙江,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会议初议了建设高教强省的实施意见。

  6月15日,黑龙江省与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在2010年前,该集团将在黑龙江省投资50亿元,用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新型建材企业的重组整合,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的技术合作。


 

  16日,特种材料及特种加工国际合作研发基地授牌仪式在哈尔滨举行。国家级特种材料及特殊加工国际合作研发中心由哈尔滨焊接研究所牵头,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重工第七零三研究所作为主要参与部门,将联合国际研究机构,充分发挥在特种材料及特殊加工领域的高端技术优势,针对国家重大技术的研发需求,开展以单元高端技术为主的国际合作研发。

  6月17日,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会议指出,要在科技创新、产品质量提高上要速度,要在新产业、新产品开发上要速度。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建设高教强省,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6月27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制造技术研究应用中心”在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挂牌成立。

  让科教成为经济发展加速器

  7月15日至16日,省委召开十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发挥好黑龙江省科技和教育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战略,加快高教强省建设,向科技要产品、要产业、要生产力、要经济效益。要把人才资源优势发挥好,为加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充分尊重人才、真心爱护人才、合理用好人才。

  8月13日省政府召开第九次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会议指出,建设高教强省是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需要,是促进黑龙江省又快又好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黑龙江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希望在新技术、新项目、新产业、新体制,建设高教强省将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技术的强大支撑。要大力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搭建研发和转化平台,支持校企共建共享,把高校的科研和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支撑黑龙江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动力。

  9月3日,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被修改了几十稿的《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正式发布。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姜树卿说,规划将让高校和教师都要投身到经济发展中来,让教师在实战中锻炼,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服务能力,使高校成为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智囊和基地。

  部省合作推进龙江建设

  9月27日,国家科技部与省政府在哈尔滨举行《部省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签字仪式暨第一次工作会商会议,确定在推进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哈大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生态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科技进步、中俄科技合作与交流、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等五大合作领域开展密切合作,加快自主创新。科技部与黑龙江省全面合作机制正式启动。

  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表示,黑龙江省科技发展富有特色和创新性,科技部将着眼国家重大科技战略目标和黑龙江发展的重点需求,选题目、定任务、抓落实,使科技创新为龙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0月2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与省政府举行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合作会商制度议定书》签字仪式,标志着国家知识产权局与黑龙江省全面合作机制正式启动。

  高新技术成为先导产业

  10月15日,省政府专题研究加快构建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产业格局。


 

  为加快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高新技术类大项目建设,今年7月份,省政府组织发改委、省经委、省科技厅和省信息产业厅进行了第一轮的座谈,随后派出四个调研组,深入到国内部分省份,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谋划和筛选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带动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经过筛选和论证,累计提出IT类、化工类、能源类、机械制造类、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特色食品类、园区和基地类等七大类近60个高新技术项目。

  会上,各调研组详细汇报了提报项目的技术先进程度、项目可行性、所需投资和效益分析情况,并对项目推进和实施提出了建议。会议认为,要把力量凝聚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品上来,把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希望寄托到高新技术产业上来。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

  10月23日,省政府召开第13次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意见》。

  该《意见》围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成果产业化两个重点,明确了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等五大任务,提出了一系列体制、政策、资金支撑保障措施。

  《意见》针对黑龙江省科技创新体系、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不健全,企业对科技需求弱、科研院所创新动力弱、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弱等问题,从五个方面明确了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主攻方向。即: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园区建设,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和引进领军人才,打造科技创新团队。《意见》还具体提出了一系列体制、政策、资金等支撑保障措施,涵盖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各个重要环节,支持力度较以往有大幅提高。

  2008,是每一个中国人难忘的一年,也将是黑龙江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科教兴省,锐意创新。这是黑龙江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一次里程碑。”有权威人士这样认为。

  没有革故鼎新,不能推陈出新,就不会有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相信,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有新举措,黑龙江一定能够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东安汽车发动机技术创新。记者郭俊峰摄

  哈工大的机器人技术国内领先。记者郭俊峰摄

 

  哈尔滨汽轮机厂加大技改力度。王东民 杨松 记者苏强摄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大型铸件出炉。记者郭俊峰摄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