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2日讯 今天出版的《黑龙江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全文如下:
抓紧实施品牌战略,迅速抢占市场高地,是我省乳业在新一轮发展机遇面前,必须实现的战略选择。实施品牌战略,不仅是抓住当前大好发展时机的一时之需,更是我省乳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好中求快的长久之计。
品牌战略是企业巩固市场、开拓市场、赢得消费者的忠诚进而占领市场的有力手段。质量,是品牌的核心,是品牌的生命。在三鹿事件中,龙江品牌的质量,得到了最真实的验证。但是,黑龙江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乳品基地,品牌知名度却在三甲之外。我省的完达山、龙丹等知名品牌,虽然本土开花,但品牌号召力与全国知名品牌相比稍逊一筹。为什么质量够硬、实力够强、优势够大却有声名无远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缺少宣传的拉动意识。此种情势,需要我省乳业顺势而上,巩固本地市场不能只守不攻,开拓全国市场需要趁势猛攻,要赢得更多消费者甚至要有持续轰炸的气魄。
“酒香也怕巷子深”,品牌树立离不开持之以恒的推广。任何品牌,都不能忽视宣传手段对市场的放大作用。按照营销理论,消费者脑子里能容纳的同类商品只有七八个品牌,而最有价值的品牌往往就二三个。成长初期的哈药无论资源占有、生产规模还是产值能力都不能与我省乳业现在拥有的条件相提并论。但哈药为什么能迅速成长为全国知名的医药品牌,为什么能在激烈的药品竞争中脱颖而出?
广告营销的成功运行是制胜的关键武器。宣传到位,事半功倍。宣传不到位甚至缺位,将直接影响品牌战略的实施。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我省乳企参展单位竟然踪影难觅。掌声响起来,自己不登台。最直接的展示机会都拱手让人,哪还能有机会抢到一席之地?竞争缺位更何谈在竞争中占位、抢位?毛遂尚且自荐,更何况面临着巨大机遇的龙江乳企?能不能借风远行,还得看能不能大声吆喝、大胆吆喝,牛角伸出去,牌子才能顶起来。
创意是企业发展动力,品牌树立离不开充满灵气的奇思妙想。伊利借奥运营销、靠“指定产品”立名,蒙牛凭“超女”扬声,以《城市之间》发力……公益、选秀、娱乐、明星有噱头自然有赚头。回看我省乳企,中规中矩的宣传、平淡无奇的广告,没有眼球的“磁吸效应”,开疆拓土的速度大打折扣。有创意有特色的“好”,才能助推有力度有成效的“快”。
善用天时抓机遇,活用地利树品牌,巧用人和催人气,以品牌维护为主导策略,以品牌宣传为延伸平台,以品牌可持续发展为奋斗目标,龙江乳业才有可能真正站上全国的品牌高地,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乳业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