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2日讯 (记者 高长利) 日前,黑龙江省环保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化解辐射纠纷,受到了企业和群众的好评。
11月5日17时30分,黑龙江省辐射环境监督站接到阿城市环保局的紧急请求,反映西林钢铁集团阿城钢铁有限公司在一万立方米制氧机球罐焊接过程中,需进行夜间室外探伤作业。距作业现场400米处的居民区内居民产生恐慌,居民与企业处在僵持状态,工厂被迫停工。
此时,已过下班时间,辐射站领导第一时间要求监测人员返岗。随后在副站长张敏的带领下,监测人员携带仪器与哈尔滨市环保局工作人员火速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后,工作人员立刻开展工作,对企业室外探伤作业场所进行了认真的现场检查,并对现场的电离辐射水平进行了布点监测。结果表明,探伤作业场所符合要求,管理规范。
监测人员发现,由于对放射性作业的恐惧,作业现场北侧400多户居民住宅只有零星的住户,其余都临时搬走了。为消除大家的恐慌心理,监测人员形成共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落到为辐射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应以人为本化解矛盾。
为此,工作人员开始一家一户地做解释宣传工作,解答群众疑问,宣传放射性知识,并以现场的监测数据进行说明,形象、客观又具说服力。当监测人员一身疲惫地离开现场时,已经是夜里11点多了,群众恐慌心理基本消除,企业继续生产。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