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双鸭山市开发办申报立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22个
2008-11-22 10:58:26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22日讯 地处三江平原腹地的双鸭山市,千里沃野一望无际,泡沼湿地星罗棋布,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优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双鸭山市农业开发办紧密围绕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这一宏伟目标,坚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重点开发,讲求实效的工作思路,经过全市农业综合开发战线干部职工和广大农民朋友的共同努力,双鸭山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在这片黑土地上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双鸭山市农业开发办在20年的开发工作中,先后申报立项并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22个,其中土地治理项目67个,产业化经营项目35个,科技推广项目20个。以上项目共争取中省农业开发资金29917.7万元。共开垦宜农荒地和改造中低产田208.43万亩。新增粮食27947万公斤,新增农业总产值68892.7万元,新增农民纯收入28835万元。通过项目工程的实施,新建和续建了一批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提高了科技含量,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产品产量稳定提高、财政增长、集体实力增强、农民收入增加,促进新农村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

  良好的农田基础设施是实现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多年来,双鸭山市坚持集中投入、连片治理的原则,采取水利、农业、林业、科技等综合措施,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累计改造中低产田153万亩。此间,宝清县万北灌区和青原灌区的水田开发项目、饶河县的挠力河和珍宝岛小区、集贤县的二道河小区等项目被誉为我市的精品工程,成为全省项目建设的排头兵。几年来,全市现已建设了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了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围绕培育主导产业、特色产业,重点扶持优质粮油、蔬菜、生猪、奶牛和特种经济作物,建设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做到了项目实施和基地建设同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并举。据统计,全市在农业开发项目区种植蔬菜3.08万亩、特经作物0.84万亩、优质粮食基地24.4万亩。建成畜禽养殖基地21个。

  在农业开发项目实施中,双鸭山市不断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强化龙头企业对产业化经营的“牵引力”,建成产业化经营项目35个。比较突出的有饶河县的东北黑蜂系列产品开发项目。该县是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投资建设的东北黑蜂系列产品开发项目,总投资400万元。在科研基地建设、纯种东北黑蜂繁殖、蜂胶制造车间、生产线建设等方面加大了科技投入,使黑蜂系列产品在制作工艺、产品营养价值方面都处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产品多次在国际展览大会上获得最高奖项,打响了品牌,蜂业企业不断壮大,由2000年的1家发展到5家,县内蜂产品销售商店由2000年的10家发展到23家,并在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1000多个销售网点,东北黑蜂蜜、浆、粉、胶四大系列60多个产品已经行销大半个中国,并将进入国际市场,现已远销日韩等国。正是先期的科技投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应。集贤县大豆粉末油脂综合深加工项目是由黑龙江省阳霖油脂集团承建的2006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参股经营项目。经过两年来的建设,已投入资金8463.7万元,完成了设计能力为年产粉末油脂2万吨,粉末磷脂1000吨,维生素E30吨,甾醇25吨的生产线安装任务。项目建设带动了地方经济增长,有效发挥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的巨大作用,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双鸭山市农业综合开发20年来用于科技方面的投入达2122多万元,推广了节水灌溉、高效立体种植、设施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标准化生产等适用技术,引进、培育了农林牧优良品种,科技示范推广17.85万亩,培训农民1.55多万人次。双鸭山市农发人用锐利的眼光与科学的远见,去发现现代农业开发的新路子、新领地;用农发人聪明的才智和勤劳的双手,推动全市三农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