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专家“会诊”哈市交通梗阻 道路疏堵建议列入计划
2008-11-29 13:01:42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刘继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核心提示

  纵横交错的哈市交通,像迷宫一样让行人和车辆迷失了方向……堵,堵,到处都是堵!有人说,交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有人说,交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城市管理问题;还有人说,交通问题是一道复杂的数学问题……但无论如何,交通问题对哈市的现在和未来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东北网11月29日讯 28日,哈市交警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对哈市交通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会诊”。交警部门将集中专家提出的建议,联合多部门将这些建议列入明年的道路改造实施计划中,最大程度改变交通梗阻的现状。

  建议1:

  将地铁施工影响降至最低

  随着哈市地铁工程的进行,东大直街、西大直街部分路点、路段将陆续封闭,这将给哈市交通带来很大影响,该如何让地铁施工给交通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

  哈尔滨市建委副主任吴向阳表示,修建地铁是缓解交通拥堵的长效机制,尤其在北方寒地。地铁施工期间势必会给现有交通带来影响,交警等相关部门可以在此期间提高施工地点外围的道路疏解能力,来解决哈市中心区的交通压力。例如西大直街封闭后,交警可对其周边路段进行临时科学规划疏导。周边路段通行能力增强,自然就吸引了施工地段的车流进入,这样就可缓解中心区整体交通拥堵局面。

  建议2:

  设信号灯缓解环岛拥堵

  哈市机动车以每天200辆的速度增长,由于机动车数量过大,哈市多条路段处于车辆饱和状态,部分环岛路段堵车严重。该如何有效治理哈市环岛带来的交通压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学院刘景星说,环岛的最大通行能力是每小时4000辆机动车,可现在哈市大部分环岛每小时通车量达到了万余台次,所以环岛堵车也就不足为奇了。改变环岛堵车现状,要实地进行科学调研,因地制宜改造环岛交通,例如增设信号灯、架设高架桥或拆除环岛等措施。


 

  建议3:

  一个部门管理停车场

  机动车的增加也让哈市停车难现象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占道停车、非法停车给哈市交通带来了巨大的通行压力。该如何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呢?

  哈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罗辑说,由于目前哈市没有出台停车场地方性法规,造成审批标准不明确,经营管理混乱,收费标准不合理,规划、建设滞后,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比较严重,很多商家自行设立停车场,但大多只建不管理,制约了哈尔滨市交通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罗辑建议,哈市尽快出台相应的停车场地方性法规,由以前的多部门管理改为统一部门管理停车场。另外,还要调整哈市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应该让路边停车场价格高于地下或室内收费停车场价格,这样就可以引导机动车进入室内停车场,减少路面停车,扩大路面通行能力。

  建议4:

  建天桥解决行人过街难

  哈市主干道行人过街难已成为交通问题之一,如何开展有效的人行过街设施建设?

  专家认为,在车速比较快的进出城干道及过街人流比较密集的内环路、二环路及两轴道路上,都缺少行人过街设施,而设立过街天桥可有效缓解过街难的问题。但是,如果在距离信号灯较近的路段,就不宜再建设过街天桥,因为这样既浪费成本,又不实用。

  还有的专家建议,可以根据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在路面较宽的中心区主干道修建人行过街安全岛,既节约成本,又可以方便行人过街,同时也可以抑制一些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

  建议5:

  较窄二三类街道单向行车

  目前,哈市大多数主干道路都已无法拓宽改造,但周边的二三类街道却有很大的改造空间,一旦对二三类街道加以规划利用,将大大提高中心区交通能力。

  专家认为,下一步,哈市有关部门应该联合起来对二三类街道进行科学调研、重新规划,对路面较宽的二三类街道进行双向通车设置,对路面较窄的二三类街道进行单向通车设置。还可以在二三类街道增设路边停车泊位,方便市民停车。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