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大庆市以全省5.5%的耕地实现10%的粮食产能
2008-12-01 09:26:5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于忠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1日讯 以石油生产加工闻名的大庆市,又将可持续发展的目光盯在了广袤的土地上——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大力度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百亿斤粮食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农牧产品深加工,扶持壮大产业化龙头项目,引领农民增收。

  5.5 %耕地实现10%粮食产能

  大庆市现有耕地951万亩,今年粮食总产32.5亿公斤,创历史新高。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千亿斤粮食产能目标,大庆市决定实施“百亿斤粮食产能工程规划”,到2012年将粮食产能提高到50亿公斤以上,以全省5.5 %的耕地实现10%的粮食产能。

  几年来,大庆市始终把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作为提高粮食产能的重中之重,实施了抗旱保收田、农机合作社、生态环境建设3大工程。形成了较完善的集农业科研、培训、推广为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实施玉米膜下滴灌工程是大庆市有效利用农业资源,改变农业耕作栽培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为粮食大幅增产创造了空间。今年推广的23.2万亩玉米膜下滴灌,平均亩产1000公斤,比常规玉米增产500公斤,亩纯收入近800元。

  大庆市算了一笔账:到2012年,玉米膜下滴灌面积300万亩实现产量30亿公斤,玉米喷灌面积200万亩实现产量12亿公斤;水稻100万亩产量5.5亿公斤;高粱60万亩产量3亿公斤;大豆30万亩、杂豆50万亩、谷糜20万亩实现产量1.5亿公斤。粮食总产达到50亿公斤以上。

  培育龙头破解“憋粮”难题

  展华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建设了两条生产线,年加工玉米120万吨,年产玉米淀粉80万吨,蛋白粉6.4万吨,胚芽8.4万吨,纤维饲料27.2万吨,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30亿元,上缴税金近1.5亿元。该公司准备用3年时间实现年加工玉米200万吨,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49.7亿元,税金3亿元。

  大庆市将农牧产品深加工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发展,依托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引进扶持像展华生化这样的“农字号”加工转化大项目,市财政每年用于农业产业化扶持专项资金都在千万元以上。一个个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牵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企业频频落地,过去的“憋粮”难题得以有效化解。

  大庆日月星大豆高新工业园形成了大豆高科技产品深加工上下游“链”在一起的项目集群,在大豆蛋白深加工、大豆磷脂开发等大豆深度开发、实现梯次增值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工业园带动发展绿色大豆基地30万亩,农民年增收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加工大豆20万吨,实现产值43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精深加工产业基地。

  截至目前,大庆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已发展到107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0家,其中国家、省级龙头企业24家,培育形成了覆盖全市、带动周边的龙头企业群体,主导产业都有龙头企业的拉动,形成了乳、肉、粮油、蔬菜、花卉、中草药等10个产业链条。2007年农业产业化销售收入实现112亿元,连续两年突破百亿元大关。

责任编辑:路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