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1日讯 目前,哈尔滨市不少家长为让孩子多掌握一些技能,如:声乐、舞蹈、书法、武术等,往往利用孩子的课余时间,让孩子学艺,家长们则在一旁“陪读”。11月26日,记者对100名学艺的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有三成学生表示是自愿学艺的,四成学生表示不是自愿的,还有三成学生表示不是完全自愿的。“陪读”的家长虽然很累,但却不敢放松。
[家长]
为了孩子再累也得陪
11月23日,记者在哈尔滨市南岗区一个音乐特长班门口看到,外面坐满了等孩子的家长,孩子则在里面忙着学特长。家长张女士说,她的女儿上小学四年级,为了让女儿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她给女儿报了好几个兴趣班,而她每次都要陪着女儿,就是再累也得坚持,因为其他家长也是这样做的。
家长王先生说:“现在的孩子都很优秀,小小年纪就掌握了很多才艺,我当然也不能对自己的女儿有所放松了。”受访的家长大多认为,“陪读”虽然无奈又辛苦,却是必须的,因为他们得对孩子的将来负责。
11月23日是周日,记者走访发现,在一些培训班门口坐满了陪孩子来学习音乐、美术等特长的家长。不少家长表示,双休日他们很少能有休息时间,因为他们得陪孩子学习特长。少数家长很喜欢“陪读”,认为这样做可以见证孩子的成长,但是大多数家长觉得“陪读”有点累。
[调查]
四成孩子不是自愿学艺
谈到对家长“陪读”的感受时,接受采访的100名学艺的中小学生中约有三成认为,在家长的陪同下学艺效率会提高,同时表示他们学艺是自愿的;有四成学生表示不是自愿学艺,所以不欢迎家长“陪读”;另外三成学生表示,学艺不全是出于自愿,对家长“陪读”未置可否。
小学六年级学生王月说:“父母在旁边看着我学艺的时候,我会有很大的压力,好像父母是在监督我,防止我偷懒。”一位中学生说:“父母只顾让我学习,周六、周日还让我学特长,现在我跟父母聊天时没有其他话题,他们总是让我学这学那,我觉得自己太缺少自由了。”
[专家]
家长应给予孩子选择权
哈尔滨市教育局有关人士指出,在素质教育中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各校开展的特长教育,如乐器、声乐、舞蹈、书法、棋类等,其出发点是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但是有些孩子由家长陪着不自愿地学艺,这些孩子可能会掌握一些特长,可由于这些孩子除了在学校学习,还要不情愿地上培训班学艺,没有自由玩耍的时间,可能会导致大脑不堪重负,在课堂上委靡不振,对学习、对事物缺乏兴趣,从而失去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同时,家长在一旁“陪读”也很疲惫。建议家长给予孩子选择权,因为教育的过程应当顺应孩子成长的过程,应尊重孩子成长的本能需要,允许他们自发地游戏、唱歌、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