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高新区辟建: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1991年国务院决定,继1988年批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之后,在各地已建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选定26个开发区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26个开发区之一,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辟建以来,坚持以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为核心,以创建优良发展环境、实现跨越发展为主题,以思想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工作创新为动力,走人才立区、项目兴区、科技强区之路,积极推进工作重心向依靠环境、依靠发展集中区和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转移,高新技术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出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初步形成了高新技术支柱产业群体。
在新形势下,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继续高举“二次创业”的旗帜,力争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把高新区建设成省市经济成长最快、科技含量最高、外向度最大、综合功能最优、辐射牵动力最强的现代化经济示范区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大庆高新区辟建:1992年4月10日,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奠基典礼仪式在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心点正式举行,标志着大庆高新区拉开了辟建的序幕。同年11月9日,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
大庆作为资源型城市,核心问题是在资源枯竭或资源产业效益下降后,如何通过发展接替产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实现永续繁荣。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和大庆市委、市政府决定辟建大庆高新区,目的是通过集中建园区的方式,依托高新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的接续和替代。
经过17年的开发建设,大庆高新区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拉动大庆地方经济发展的龙头、促进大庆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主要力量、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和创新的重要平台。“十五”以来,地区生产总值、技工贸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4项主要指标年均增长分别达到45.8%,41.4%、46.2%、50.5%,2007年上述4项指标总量分别达到165亿元、635亿元、510亿元、13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