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肇源县粮食总产跃居黑龙江十强 人均收入6500元
2009-02-10 10:34:5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张东 于忠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10日讯 肇源县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以建设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品质、实施标准化生产等措施,2008年粮食产量突破20亿斤,进入全省十强,比历史最高的2006年增长6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6500元,同比增长46.3%。连续四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被评为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

  肇源县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保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坚持不懈地投资投劳。2008年,投资2491万元打大型机电井770眼,新上喷灌780处,新增节水面积23.4万亩;完成了新站、薄荷台两处浮船建造、茂兴当权水田改善项目、中心灌区末级渠系改造等15项工程,全县65%的耕地实现旱能灌涝能排;在超等、古恰等乡镇新建蓄水池16处,新增蓄水量680.92万立米,解决了2.5万亩末梢水田渴水和500亩旱田灌溉问题。同时,对沿江大中型灌区全部配备了二级提水浮船,使供水安全有了基础保障。这一做法得到省、市领导高度肯定,被省政府列为重点调研课题,作为灌区水源安全的样板在全省推广。三年来,肇源县累计完成农田水利建设投资近1亿元,建设抗旱保收田75.4万亩。

  肇源县实施良种工程,重点对水稻、玉米主导品种进行了筛选和统一,杜绝越区引种,解决品种多、乱、杂的现象,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面推广玉米通透栽培、水稻钵体旱育稀植等10项适用新技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新技术17项,2万亩玉米膜下滴灌试验示范取得较好效果,农业科技贡献份额达到了47%。对农户开展技能培训,组织农业技术人员下乡指导、全程服务,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达500多次,培训人数达10万余人。

  肇源县以品牌开发为目标,引导农民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开发建设了国家级50万亩绿色食品水稻原料基地和23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培育了福兴乡复兴村棚室蔬菜、大兴乡同心村肉鸡、民意乡大庙村观光旅游农业等专业村和典型致富模式户。组建农机合作社66个,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走在了全省前列。目前,肇源县特色绿色种植面积达到125万亩,拥有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标识使用权产品达到307个。

  肇源县把农业作为工业的第一车间,形成基地供应龙头企业的产业链条,解决农民卖难和增收难问题。在肉、乳、米、油、糖、番茄、皮毛等产业上,采取一个产业、一个品牌,一个龙头牵动战略,目前,文国公司、天源食品、北大荒米业、雪源皮草、博天糖业等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农户近7万户,基地农户户均增收1490元,实现农企双赢。建设的新站粮食产业园区引进和培育以粮食加工为主的产业化龙头企业近20家,全县粮食就地转化率达到65%。

  肇源县积极搭建粮食销售平台,与五粮液、沱牌、全兴大曲等酒业建立原料供应基地关系,协调沈阳铁路局在新站建设了东北首个粮食战略装车点,每三天就发走一个粮食专列,年销售量40万吨,销售额10亿元。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