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促进科技事业跨越式发展,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了积极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振奋精神,激励广大科技管理系统干部职工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科技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决定,今年表彰一批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围绕黑龙江省科技工作发展,东北网记者进行了系列采访。
东北网2月11日讯 (记者 邵奇) 大庆市科学技术局作为全市的科技工作管理职能部门,目前,全市科技人员总量为11万多人,共有大专院校7所,科研院所及分支机构78个,拥有大庆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产力促进中心2个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拥有创业服务中心和软件园2个国家级孵化器,拥有新型复合材料产业基地、宏伟石化产业基地和服务外包园3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
在科教兴市先进市评比中,自1997-2007年大庆连续十年五届被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2006年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国家优秀示范市。市科技局连续三届荣获全国技术市场金桥奖,还先后荣获全国专利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技术合同实施10周年先进单位、全省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科技系统先进集体、全省科普统计先进单位、全省火炬计划实施先进集体、市创建文明城市标兵单位、全市行风评议最佳单位、市直机关先进党支部、市先进党组织和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提升全市创新能力,全心全意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立的重点工作目标,以自觉实践“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己任,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促进经济发展上迈出了重要步伐。积极推进大学和科研院所引进建设,全力提升全市源头创新能力。大学和科研院所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器。近年来,大庆市科学技术局加大了对大学和科研所的引进力度,使大庆石油学院和八一农大先后整体搬迁该市,促成了中国科学院、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与我市签署了长期的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哈医大也在大庆设立了新校区,我们又先后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引进了黑龙江省农科院大庆分院、东北林业大学大庆生物技术研究院、中加食品研发中心等专业的科研院所,促成了省化工研究院、省机械研究院、哈尔滨工程大学熔盐技术研究院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石油装备制造研究院、石油石化产品深加工研究院的建设工作也在逐步推进中。
围绕解决石油和石油化工、地方工业、农业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大庆市科学技术局积极为科技项目的攻关和成果转化架桥服务。四年来,全市共安排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17项,鉴定验收科技成果1391项,获国家级奖励16项,省(部)级奖励157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34项,“高含水长期稳产注水开采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同时,为了加快该市的项目开发工作,我们立足服务,积极帮助企业申报省和国家级科技项目,四年来共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14项,争取资金1.47亿元。我们以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和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发展,为科技服务工作最终目标,初步形成了以精细化工、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格局。四年来,在市科技计划中共安排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4项,支持资金3250万元。
目前,全市累计实施省级以上火炬计划项目194项,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已发展到412家。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5家,总收入上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家。四积极开展科技兴农,加强新农村建设。我们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深入扎实地开展“科技兴农”,全面整合科技、人才、资金和项目资源,逐步形成了“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原料基地+新型农民”的生产模式。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和大学研究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培育出馋神、碧港、日月星、亚纺、天源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建立让胡路区喇嘛甸镇葡萄园等30余个科技致富示范基地,建设了林甸县职业教育中心和杜蒙县职业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星火培训基地,形成了市、县(区)、乡3级农民科技体系长效培训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