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1日讯 19日22时,记者手中的温度计显示“-22℃”。在哈理工终点站,“大冬会专线”的车辆标志在夜色里显得十分醒目。在即将发车之际,记者乘上大冬公交2号线、自编号为2939的“公交专线”,寒夜中体验末班“大冬专线”。
“您好,欢迎乘坐大冬专线。”22时,位于哈理工终点站的“2939”准时发车。为不影响驾驶员集中精力驾驶,记者利用等红绿灯的间歇与她攀谈。交谈中得知司机王怀珍46岁,10年前招聘到“104”路公交做驾驶员至今,儿子已经上班,家中还有70多岁的老父亲。“大冬会期间要延时服务,家人理解吗?”“长年累月都是一个样,干公交嘛,早都习惯了。”王怀珍说。
车厢内,乘客们口中呼出的白气清晰可见,4名东方学院大学生眼镜上的霜刚擦掉,又蒙上了一层,大学生汪小杰告诉记者,他们都是大冬会志愿者,每天结束志愿者工作时都能赶上“2939”号车,所以对车内陈设十分熟悉。她介绍:“这个专线的行车路线牌、沿途景点介绍、还有冰上基地赛事的比赛时间表都是车队自己制作的。”
22时15分,“2939”在大直街上缓缓穿行,此时车内已聚集了20余名乘客。车厢里明亮的厢灯,给了乘车人一丝暖意。记者坐在车门处,每到站开门时,冷风吹进,手脚冻得冰凉。而王怀珍紧握方向盘,长达几小时里在冰天雪地上行驶、停站、出站。
“师傅辛苦了!”23时,专线到达另一端终点冰上基地,大学生志愿者们与王怀珍道别后下了车。10分钟后,车辆再次由“冰上基地”发车。半小时后,车辆又一次返抵“理工大学”终点。“欢迎下次乘车!”王怀珍送走此程的10余名乘客后已接近零时。
“晚上12点班把车打着,1个小时以后来关,3点半再来打开,4点半钟来关。这样保证6点钟顺利发车。”在这大雪纷飞的寒夜,王怀珍下了班还不能回家,要为车辆保温以保证第二天凌晨车辆顺利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