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北京3月6日讯 (记者 孙晓锐) 近期,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投资额度达4万亿元。全国政协委员钟杰认为,为避免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贫富差距继续加大,国家应利用扩大内需的机遇,进一步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对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力度,改变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与经济发达县份发展差距加大的现状,鼓励经济落后的(市)实现跨越式增长。
钟杰委员说,近年来,国家扶贫开发政策的实施,极大改善了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扶贫事业成就显著。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与经济发达县份相比发展差距仍有加大的趋势。
为了让记者能有一个直观的了解,钟杰委员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进行了说明。她说,咱们黑龙江省共有14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这14个县与全省县域经济主要指标排在前10名的强县比,你便会发现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绝对值差距正在加大。
如平均GDP,2004至2005年增长绝对值差为82295万元,2006至2007年差达到145611万元;平均工业增加值2004至2005年增长绝对值差为3563万元,2006至2007年差达到46632万元;平均全口径财政收入2004至2005年增长绝对值差为4969万元,2006至2007年差达到12545万元;平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004至2005年增长绝对值差为12332万元,2006—2007年差达到58222万元。印证分析结果的数据令人吃惊。
为此,钟杰委员委员建议:
一、建议出台政策化解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乡村债务
目前乡(镇)、村负债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依县本级财政实际状况看,根本无力偿还。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帮助乡、村化解债务,使弱县摆脱债务负担,加快脱贫步伐。在化解债务政策制定上,应综合考虑贫困县债务额度大、偿还能力弱的实际,支持力度应高于其他非贫困县(市)。
二、建议在项目建设方面给予特殊支持
1、投放项目支持力度应高于其他县份。对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申请的项目,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予以支持、倾斜,帮助建设几个大的财源建设支柱项目,增强财政造血功能。同时,对国家十项措施之内的建设项目,投放到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项目资金应明显高于其他县(市)。
2、应取消项目匹配资金制度,降低资金匹配标准或实行零匹配。目前,国家、省为各县批复的各类项目,均要求地方给予一定的资金匹配份额,且匹配比例高,有的项目要求地方财政匹配资金比例达1:1。由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地方财政困难,项目资金匹配难度大。建议国家出台政策,减免项目匹配资金,给予少匹配甚至零匹配的待遇。
3、对项目审批核准区别对待。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由于受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制约,招商引资难度相对较大。为此,对引进的一些大项目,在土地审批、环境影响评价和市场准入等方面应予以政策倾斜,在项目审批核准上放宽条件限制,减化相关手续,使项目尽快通过审批核准、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