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何小平
“要从政府的市场化配置服务上,拓宽农民工再就业渠道。”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何小平针对农民工再就业问题提出建议。
何小平说,“得到真实有效的用工信息,找到工作”是农民工的心声,也是金融危机下,政府做好公共服务、促进就业的一个方面。然而,在各地为农民工举办的各种招聘会上,前来登记的农民工却并不多,许多农民工都把目光放在了路边招工者和马路旁的小广告上。分析这种现象,还要从政府的市场化配置服务上寻找原因。
何小平认为,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工求职信息不畅。招聘会信息一般都通过报纸、电视和网络等渠道发布,大部分农民工返乡后,由于受到文化、接触范围等限制,无法通过这些途径获得信息,还有许多农民工对国家扶助失业农民工的相关优惠政策不了解、不清楚。正规招聘会、劳务市场提供的职位少,要求高,时间固定。许多求职的农民工由于受到年龄、工作经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限制,往往望而却步。而“地下”劳务市场、一些路边的招工单位及小广告不仅招聘范围广,要求低,涵盖餐饮、服务、技工等行业,而且免除了门票,随时随地可以求职、上岗。
何小平认为,对“地下”劳务市场的监管力度仍不够。“地下”劳务市场的存在使正规的劳务市场和招聘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并且导致欺诈、工资拖欠等违法行为多发。
“危机面前,如何应对农民工失业大潮,度过就业寒流,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在做好市场化配置服务、为农民工搭建就业平台上下功夫。”何小平建议要加大对农民工就业扶持政策以及各种招聘会的宣传力度。政府有关部门联合招聘会主办方,将招工信息和就业扶持政策印成宣传单,发放到每个返乡农民工手中,同时交给村广播站,定期播放,使每一位农民工都能及时地了解到真实有效的用工信息以及国家的各种就业扶持政策,方便农民工就业。加快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互联网信息和劳动力资源信息互通共享。同时,应建立完善就业服务信息系统网络,使各地农民工的数量、基本情况、劳动力资源信息等收录其中,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工作的效率。
何小平还建议政府要“走出去请进来”,为农民工就业搭桥。各地相关部门应积极“走出去”,搜集省外甚至国外的相关信息,并邀请省外、国外企业到本地创业、举行专场招聘会;同时应根据自身的相关情况,针对资源信息,积极做好技能培训工作,帮助农民工解决就业难题。加大对“地下”劳务市场、违法中介的监管力度。工商、劳动、公安等多部门联动,进行联合检查,对地下劳务市场、黑中介、马路小广告等予以整顿,积极规范劳务市场,为农民工搭建一个安全、有保障的就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