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洪池委员 |
东北网北京3月10日讯 (记者 孙晓锐) 能源危机,金融危机,令人措手不及。如果粮食危机一旦发生,直接导致与次生的问题,是不难想象的。尤其作为中国,潜在的危险可能性更大。全国政协委员姜洪池表示,对粮食主产区的刺激鼓励与利益补偿机制,才是从根本上保证国家长久可靠的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姜洪池委员认为,我国人口众多并且不断增长;可耕作的土地面积有减少趋势;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国库储备粮食有的出现亏空和虚报现象;农业种粮人口也在减少;而主产区种粮的积极性有待加强等。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都使问题严重的可能性加剧我们的党中央和国务院连续多年来,尤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向主产区倾斜,建立主产区利益补偿制度。但是,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
姜洪池委员说,就黑龙江省而言,全省耕地面积为一亿八千万多亩,占全国耕地的百分之十左右,居全国第一。二零零八年粮食总产量八百四十五亿斤,粮食商品量为六百三十一亿斤,商品率为百分之七十五,是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省中最高的,其贡献自不待言。此等情况,理应财政收入可观,理应经济状况见好,理应产粮的积极性更高。
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黑龙江省在全国二百个粮食生产先进县中有十五个,但县域经济百强县中却只有一个。二零零八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十亿斤产粮大县三十八个,他们粮食总产量达七百四十亿斤,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十七,值得注意的是,而这些产粮大县的一般预算收入仅占全省的百分之十。
综上,姜洪池委员建议:
一、建议政府对粮食主产区生产粮食支持与投入力度加大,如黑龙江。
二、提高粮食直补和综合补贴标准。
三、建立国家商品粮食补偿基金,并安商品粮调出量给与相应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