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农民收入增加25倍结婚彩礼增长100倍 成为头上一座山
2009-03-27 17:12:59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刘福国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27日讯 近日,黑龙江省妇联在全省进行了农村家庭婚嫁彩礼状况的调查,向鹤岗、绥化、佳木斯等地下发了《全省农村家庭婚嫁彩礼状况调查问卷》600份,并深入桦南县驼腰子镇金胜村进行实地调查。

  调查显示,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农民收入逐年增多,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得到很大改善,结婚费用节节攀升,令许多家庭苦不堪言。

  彩礼现象普遍存在

  根据调查情况,49.4%的农村家庭收(送)过彩礼,彩礼的多少随当地情况、当事人的经济状况等因素而定。一位农民说,现在的彩礼“行情”是少则两三万元,多则四五万元。某些地方出现用秤量彩礼钱的现象,数额高达12万余元。调查数据显示,彩礼钱在3~5万的占31.1%,5~10万元的占39.3%。

  彩礼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许多生活本不富裕的家庭,为了给付彩礼而举家债台高筑,造成了极其沉重的经济负担。调查中有39.3%的彩礼钱来源方式是向亲戚朋友借的。彩礼已经成了压在农民头上的一座“大山”。有的农民在儿子一出世时,就开始为儿子积攒婚事的费用。婚嫁开支要花掉家里5年以上收入的占56.8%。对许多农民来说,为儿子结婚的花费是他们这辈子不得不花费的最奢华的“超前消费”。

  高额彩礼影响农村发展

  据黑龙江省妇联宣传部负责人郭晓宏介绍,高额的彩礼与疯涨的婚嫁花费与农村现代化进程是不相协调的,已经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改革开放30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72元增加到4132元,增长约25倍。这期间彩礼的额度由上百元增加到上万元甚至几万元,增长的幅度达上百倍还多,远远高出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与物价的上涨幅度。

  调查中,家庭收入在万元以下的占35.6%。许多家庭省吃俭用、节衣缩食,艰苦奋斗多少年,将所有积蓄用作娶亲彩礼。有的老人为了给儿子张罗婚事,连买种子、农药、化肥的钱都花光了,使不少农民因娶亲致贫,影响了正常的生产投入,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索要彩礼的陋习在个别村还有攀比泛滥之势,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不和谐音符。彩礼还使部分年轻人养成了“挤榨”父母,不劳而获、贪图享受的不良习气。

  结婚彩礼或可文明引导

  调查显示,有45.5%的人认为不能取消结婚彩礼,他们认为结婚彩礼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存活于乡土社会的土壤之上,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的根源。有19.1%的人认为女方父母把姑娘养这么大,收再多彩礼也是应该的。

  如何遏制结婚彩礼愈涨愈高的态势?郭晓宏建议:利用法律手段,村规民约,制约不良风气的增长态势;加大宣传和教育,在婚嫁高峰时段,抓典型村、典型户进行帮教;深化农村适龄女性的“四自”精神和价值观、婚恋观教育,让婚育新风真正进家庭;制定有利于贫困家庭的优惠政策,用于专项的家庭发展基金,不断引导农村家庭把心思用到发展上、学科技掌握本领提高收入上,生男生女同样欢喜,改变传统不文明的陋习,崇尚积极进取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走向富裕、和谐、文明。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