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山寨”公司布下连环招聘骗局 十余农民工上当受骗
2009-04-03 08:58:31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张鸣霄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3日讯 手持一家公司的招聘广告,巴彦县金星村农民工朱洪文、双城市东官镇东利村农民王奎蛟、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耿家营乡农民孔有权等十多位农民工不约而同、兴高采烈地来到位于哈尔滨道外区哈港一市场内的招聘处。没想到,“山寨”公司布下的连环骗局,使他们渴求一份正当职业的心遇冷。

  欢喜应聘:公司名称与广告不符

  3月18日,来哈找工作的朱洪文被一则广告吸引。广告上印着“天宝水暖建材经销公司高薪诚聘,货运员月薪3000元……以上人员外地优先,包食宿”。“3000元”是曾当过货运员的朱洪文从未遇到过的高薪酬,他立即按广告上标明的地点来应聘。一个没挂任何牌匾的房间门口聚集着许多拿着广告单的农民工。朱洪文在这里认识了和他一样拿着广告单来应聘的王奎蛟、孔有权等十多位农民工。

  这个招聘处门外没有任何牌匾,室内墙上写着“河北××水暖设备厂”,与招聘广告上标称的“天宝水暖建材经销公司”不符,朱洪文等人感到奇怪。按照屋内4个招聘人员的要求,朱洪文交了近300元的“保险钱”、“违反合同钱”及“胸卡钱”,其中有100多元是对方让朱洪文到另一处招聘地点交的。

  声东击西:货运员变成装卸工

  交完了钱,屋内招聘者让朱洪文等人到一个装卸队干活。朱洪文问“不是招货运员吗,怎么变成了装卸工?”,对方不耐烦地说:“当货运员你得等,4月11号以后再来,现在只能干装卸工。”朱洪文发觉上了当,就索要交上去的钱,但对方根本不理睬他。

  此后,朱洪文多次来到招聘处讨说法都被赶了出来。一次他拿出手机录音,被招聘人员发现后大骂,还差点儿挨了打。朱洪文等人先后找过哈港派出所、道外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都没有得到解决。


 

  无奈改行:挣100元却被提成30元

  近日,记者来到这个名称百变的招聘处暗访。发现这间办公室里没有按工商部门要求在营业场所悬挂营业执照,招聘时也不出示任何证明公司身份的证件。一些农民工手持招聘广告围在这里讨说法。农民工孔有权告诉记者,因为已身无分文,他实在没办法就改行当了招聘处推荐的装卸工,本来两天挣了100元,却被招聘处扣下30元“提成钱”。

  记者随后拨打了农民工提供的招聘处负责人刘先生的电话,刘先生承认让工人们干的不是货运员的活,还强调不让农民工当货运员是因为现在没有车。记者问为什么要交所谓的“保险钱”、“胸卡钱”、“违反合同钱”时,这位负责人哑口无言。

  昨天,孔有权借钱返回了云南老家,他临走时对记者说:“帮帮我们吧,我们不想让更多的农民工受骗”。目前,朱洪文、王奎蛟还留在哈市讨钱。

  打击黑招工畅通求职路

  国家出资对农民工进行免费岗前培训、黑龙江省“春风行动”为农民工送岗位、哈尔滨市政府每周一次组织农民免费招聘会……就在国家、省、市政府积极帮助农民工找工作、为农民工搭建各类招聘平台之际,一场声东击西的“山寨”招聘,却让来哈找工作的十多位农民工心寒。

  农民工是顽强的,他们自发地流向城市,在低矮破旧的工棚里,在充满危险的脚手架上为城里人创造财富。农民工又是弱小的,他们大多受教育水平低、谋生技能差、维权能力差,难以完全保证自己的合法劳动收入的实现。尽管这样,一些不法企业还在招聘时对农民工设置了种种或明或暗的陷阱,逼他们走进“风雨”。

  农民工也渴望拥有一个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地方。我们应该善待民工,呵护农民工的积极性,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抵制不和谐的“山寨”招聘,不要再让农民工兄弟一次次地伤心失望。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