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哈工大西部支教志愿者用博客讲述他和山里娃的故事
2009-05-27 15:36:07 来源:东北网  作者:朱丹钰 商艳凯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哈工大西部支教志愿者潘民政

  东北网5月27日讯 (商艳凯 记者朱丹钰) 在百度上轻轻键入“政在西部”4个字,首先搜索到的是以此来命名的新浪个人博客。点击进入该博客的页面,一个高大、帅气而又不失沉稳的青年会一下子进入你的视线;浏览过他的博文,有的网友发出这样的赞叹:“敬佩、感动……特别遗憾没能去听你的事迹报告,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听你讲这些支教的故事,真的是一种难得的历练。”这个青年叫潘民政,哈工大能源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他用博客这种现代化的方式记录下了自己在贫穷、落后的甘肃陇南支教那一年的难忘经历,也让更多人通过这样一种方式真实、客观地看到了他的支教故事。

  贫苦龙坝的幸福生活

  “龙坝的生活确实比较苦,至少比我山东老家的生活要苦很多。但苦归苦,只要有快乐的心态,生活就会变得无限美好。”——摘自潘民政的博客日志

  时间又回到2007年。“为了实现埋在心底的愿望”,已拿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潘民政毅然报名并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地是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

  那年7月,踌躇满志的潘民政报到了,当地领导打算安排他做区委书记助理。这在别人看来是一个“美差”,可一心“只想教山里的孩子读书”的潘民政却拒绝了。经过多次申请,他终于“如愿”地被分到了离县城120公里的龙坝乡九年制学校教书。

  可到了那里,潘民政和同行的4位支教队员却傻眼了。每天的饭菜没有肉吃,只有土豆和大头菜,大家打趣地称之为“土豆加馒头的生活方式”。而最难以适应的是在当地的最初两个月连电都没有,除了一辆客车时不时地能见到之外,差不多是与世隔绝。与大城市里现代化的生活相比,“这里几乎像生活在19世纪”。

  可潘民政却渐渐地在这样的生活中体会到了乐趣。在题为《龙坝第一关:停电的日子》的博文中,他这样写道:“停电的这段时间,每天按时起床,按时休息,讲固定的课,批固定数目的作业,没有电脑,没有短信,整天和学生们在一起享受学习的快乐,感受他们乡村的朴实,童年的纯真,自己的内心开始变得平静,脱离喧嚣的那种平静。”


 

潘民政的博客

   8月30日,潘民政初登三尺讲台。难掩兴奋的他写下了《支教日记:开课第一天》:“今天是开课第一天,上午给七年级得两个班讲了数学课,又给八年级一班讲了一次生物课。”更让他兴奋的是这样一件事:“中午,我和其他3位支教队员一起吃饭。教语文的王东辉说,他问我班的孩子的理想是什么,有一名学生站起来回答说,读研究生。我笑了。虽然他不知道什么是研究生,但从他幼稚的回答中我知道,自己播下去的种子已经开始生根、发芽。”

  在山里娃们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这是潘民政一直在做的事情。由于当地交通闭塞,很多学生甚至没去过县城,眼界狭窄也就在所难免。一位七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最喜欢的运动员有两位,一个叫麦克尔,一个叫乔丹。”这深深地触动了潘民政。

  他开始联系哈尔滨、沈阳和北京的一些好朋友。不久后,朋友们寄来了几百本书和杂志,像《上下五千年》、《格林童话》等。而他自己一手时间就到县城去采购,用自己不多的生活费为孩子们买课外书。随着书越来越多,他决定办一个图书馆,并起名叫“希望图书馆”。寓意是让图书“给孩子们带来希望和梦想,能鼓励他们不停地学习下去,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

  转眼间,潘民政已到龙坝两个月了。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学生,他开始家访。在11月4日的清晨的博文《家访手记》中,他写道:“山的那一边,还是山。大山里面,生活着中国最淳朴的人们。去学生家里家访无外乎两条路:上山和下山。”

  潘民政来到了一位叫马洋清的学生家中。马洋清家里除了80多岁的奶奶,还有一位单身的大伯。他家里家徒四壁,没有什么家具。在他家里吃的一碗面条让潘民政“一辈子都忘不了”。面粉没有头等面、二等面和糠之分,而是直接搅和到一起,做出来的面条是黑色的,这样做仅仅是为“节省粮食”。这让潘民政十分感慨:虽然生活如此艰苦,马洋清却依然在努力坚持学习。他决定尽自己的全力却帮助像马洋清一样的同学。自那以后,潘民政将自己每个月600元的生活补助,除了200元左右的基本生活费外,剩下的全部都花在了学生身上。

  2008年1月14日深夜,潘民政写下了《支教半年,总结一篇》的博文:“半年前,所有的学生觉得对这位老师很新奇,很害怕,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高的人。半年后,有的同学流下不舍的泪水,有的同学担心地问:“老师,您还回来吗?”

   与地震有关的日子

  “地震突如其来,葬送了无数生命,毁灭了无数家庭。对我们来说,我们还活着,还有比这更让人感到幸运的吗?!”——摘自潘民政博客

  时间定格在2008年5月12号14时28分。潘民政正和学生们一起开主题班会。大家坐在教室的四周,开始做游戏。突然间,教室猛烈晃了一下。潘民政还以为是外面在放炮,就出门查看。可他当再次回到教室时,地面使劲摇了起来。所有的人都明白:地震来了!

  这时,学生们开始惊叫。“组织学生,赶紧往外跑!”这是潘民政的第一反应。可他转念一想:这间教室在教学楼三楼最里边,跑根就本来不及,呆在教室里或许能更安全些!想到这里,他大声地喊道:“大家别慌,我们的房子啊就像一棵大树,下面的根基扎得很深,摇晃上几下子是不会有问题的!”听了老师的话,学生们暂时地安静下来。

  突然,一个女同学惊慌的说:“老师,墙裂了!”接着就有人喊:“老师,山塌了!”教室里又乱了起来。学生们脸色煞白,显得十分惊恐。潘民政强压着心中的恐惧,在心里不断地告诉自己:“镇定!镇定!还有40多个孩子呢!你慌了他们怎么办!就算是死,也不能扔下他们不管!”

  想到这儿,他又大声地对孩子们说:“大家坐在墙角都别动,别慌,我们的房子是花几百万修建的,这么结实的房子是不会塌的!”听完,教室又一次安静下来。又过了一会儿,震感终于消失了。

  潘民政后来才知道:龙坝地处陇南市,离汶川240公里,离后来多次余震的中心青川也只有100公里。

  当晚,仍然心有余悸的学生集体失眠了。潘民政把学生们聚到操场上,点起篝火,想方设法为受到惊吓的孩子们减压。地震是如何发生的?我们该如何防震?他告诉孩子们:地震来了不要怕,要沉着应对。看着孩子们有此许放松,他开始给大家讲一些有趣的故事,讲哈尔滨的中央大街、冰雪大世界,讲大学的教室多么大、校园多么美,讲哈工大与中国的航天事业……孩子们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和老师一起唱起了歌、做起了游戏。那一夜在师生的欢笑声中很快过去。

  第二天,一场声势浩大的救援行动在地震灾区展开。由于陇南地处山区,物资调配过来需要一段时间。于是,学校拿出一部分钱买来了几百米彩条布。潘民政和其他老师带领着学生搭起了简易帐篷。这种帐篷临时住几天还行,却很难遮风挡雨。潘民政开始尝试动用自己的社会关系以寻求帮助。问题又出来了,由于当地网络中断,手机信号塔也被震坏,根本发不了短信。于是,他爬到当地最高的山顶上,利用捕捉到的微弱信号,将灾情传播给了手机里的每一个号码。终于,10000元钱从外面寄了过来。

  为了将这笔救急的钱用在刀刃上,潘民政开始挨家挨户地进行家访,以了解学生家里受灾的情况。有一位学生叫任丽霞,家里房子塌了,家具也被砸毁了,全家人只能露天挤在铺着木板的空地上睡觉。祸不单行,她家的庄稼又被冰雹打了,颗粒无收。潘民政将这笔钱以学校的名义全部分发给像任丽霞这样的家庭。

  潘民政将学生的冷暖放在心上,却将自身安危和家人、朋友的牵挂放在一边。直到5月15日,地震后的第三天,通过朋友代笔写的一篇博客,大家才得知了“潘民政安全”的消息:“谢谢大家对于潘民政的关心,我是他的一位朋友,我已经收到了潘民政的短信,他很安全,他所在地区的建筑物仅出现了裂纹,由于当地电网恰好在地震的前一天开始维修,因此大家无法打通他的电话,他在前天还去了学生家里家访,所以可见他自己其实很安全,应该平安无事,请大家放心!”

  地震后的那几天,潘民政只给家里打过一次电话,在告知妈妈“儿子平安”,还没等妈妈开口说话,他就匆匆挂断了电话。

  2008年7月,潘民政的支教生活结束了,他不得不和自己可爱的学生说“再见”。一年时间虽然很短暂,潘民政却用他无私的爱打动了山里朴实的人们和娃们的心。

  一位识字不多的学生家长送来了感谢信。信中这样写道:“我的孙子新军说,你下学期就离开龙坝学校和你教的学生。孙子说,我们学生从内心说真难离开关怀学生的好班主任,永远不忘班主任送的温暖关怀。”

  临走时,学生们在黑板上用粉笔歪歪扭扭地写下一句话送给老师:“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祝老师快乐每一天!”潘民政送给孩子们一个约定:“你们要好好学习,等你们考上了大学,老师带你们去逛中央大街,去看冰雪大世界。”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