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绥化市委书记胡世英 |
东北网6月7讯:题:绥化实施农业开发试验区十项重点工程保经济持续发展
记者邵奇
绥化市农业人口419万,占全省农业人口的22.7%;耕地面积2500万亩,占松嫩平原总面积29.8%。2008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了216.5亿斤。畜禽总量、绿色经济总量占全省的1/4。无论是现在,还是今后一段相当长时期,绥化的发展优势在农业,潜力也在农业。
绥化市委书记胡世英介绍说,省委确定实施两大平原农业开发综合试验区的决策,是一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意义十分重大。特别是对我们绥化这个农业大市来说,把10个县(市、区)全部纳入试验区的核心区,更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绥化市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把推进“两区”建设、实现科学发展作为主题,按照省委《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市委二届三次全会通过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规划》,制定了《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实验区和重点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十项重点建设工程。
粮食产能提升工程
按照实现粮食产能240亿斤的目标,加强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建设。抓好重大水利工程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今年全市增打抗旱水源井6420眼,改善水田井补灌能力90.6万亩,旱田灌溉能力达到450万亩。目前,该市已新打抗旱井2825眼,维修机电井7900眼,大小机电井配套率达到100%,还计划新打3595眼。
鼓励支持农民、农机大户、企业、社会自然人投入农机化,重点提高大型机械深松整地、三大作物机械收获、水稻机械插秧水平;推广三大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抓好农机安全管理。2009年,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1.5%,推广三大作物农机化新技术550万亩。
农业产业化升级工程
围绕资源、区位、产业基础和存量资产等优势,采取会展招商和定点招商等多种方式,着力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围绕玉米加工、水稻加工、大豆加工、乳制品加工、畜禽加工等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创出一批知名品牌。
大力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化经营,扶持和培育绿色食品龙头生产企业。紧紧围绕服务农区工业化示范区建设战略,每年引进投资亿元以上农业加工项目2个以上;5000万~1亿元项目3个以上;1000万~5000万元项目10个以上,合同引进资金5亿元,资金到位率50%以上。
畜牧水产建设工程
实施1300万头生猪和150万吨鲜奶工程,加快发展饲草饲料和饲料工业生产。2009年,绥化市奶牛存栏40万头,生猪、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250万头、285万只、8500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0%、22%、5%、5%;肉、奶、蛋总产量达到198万吨,畜牧业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到120亿元和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1%和13.6%。
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工程
引导更多的农民参加农民专业协会、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民股份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联合体,引导更多的组织和能人带头领办、创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同时,今年全市建立县级配送中心20个、乡镇超市190个、村级农家店1900个。加快连锁经营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电子网络平台建设,形成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今年落实全市农村公路建设计划1339公里,总投资4.7亿元,力争完成3000公里,计划用两年时间全部完成农村公路建设任务。5年内,建设3万人以上规模的小城镇10个,在全市形成150个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经济发达、带动效应好的中心乡镇。
完善各县(市)区农贸综合批发市场服务功能,建设改造一批布局合理、专业性强、功能健全的优质农副产品批发大市场。
公共服务支农工程
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增加农村基础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健全农业补贴制度,落实好国家惠农补贴政策。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组建市级担保公司,培育农村担保组织,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探索有效抵押担保的形式和方法。鼓励支持多种金融主体进入农村市场,加快形成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
民生保障工程
抓好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政策的落实,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审核制度,扩大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建立维权工作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工程
深入实施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工程建设、农家书屋建设为主的三大文化惠民工程。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继续选派城市教师下乡支教。全面加强县、乡、村三级卫生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及农村疾控队伍和乡村疾病控制网络建设。
文明乡村建设工程
推进农村依法治理,健全农村调解工作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农村警务建设,建立农村应急管理机制。动员广大农村团员青年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以开展“农家女大讲堂”活动为载体,对农村妇女开展政策、技能、创业就业、礼仪等全方位培训,拓宽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渠道,构筑农村妇女维权网络,加强农村妇代会建设,加大农村女党员培养力度。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程
突出抓好乡村班子自身建设,积极探索扩大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积极鼓励机关干部、大学生到乡村任职,积极推进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选拔乡镇领导干部工作。加强农业领导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