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哈医大党委书记姜洪池做客东北网谈如何保脾[视频]
2009-06-10 15:17:27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杜筱 邵奇 亓雪梅 田稼 陈英云 乔蕤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姜洪池教授做客东北网

  东北网6月9日讯 (陈英云 乔蕤琳 记者杜筱 邵奇 亓雪梅 田稼)  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占全身淋巴组织总量的25%,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可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脾脏切除会导致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紊乱,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那么,老百姓应该如何认识脾破裂,外科医生如何加强观念转变并提高保脾手术水平呢?今天,我们请来了我国著名肝胆胰脾专家,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姜洪池教授,请他为我们详细解读保脾手术。

  【访谈文字】

  主持人:姜教授,您好。欢迎您做客东北网。对老百姓来说,可能不是特别了解脾破裂。首先就请您先给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脾破裂的有关情况吧。

  姜教授:脾脏是一个血供丰富而质脆的实质性器官。它被与其包膜相连的诸韧带固定在左上腹的后方,尽管有下胸壁、腹壁和膈肌的保护,但外伤暴力很容易使其破裂引起内出血。脾破裂无论是战时还是和平年代都是最常见的腹部损伤,在腹部损伤中占40%左右。脾在左侧,在受伤的时候容易破裂,原因是它比较脆,我们称它为“血豆腐”。由于它血管丰富,容易瞬间破裂,造成死亡。

  主持人:那么应该怎么避免出现脾破裂呢?

  姜教授:在当前,建筑行业、交通业都在迅速发展,比如说汽车的肇事,就非常容易发生脾部的破裂,高空作业坠落。突发性的因素有人和人之间的碰撞,比如拳打脚踢,钝器伤害,所以说平时为了保护脾脏应该减少外伤。要注意自己人身的安全。

  主持人:脾破裂的发病率很高吗?

  姜教授:一般人的身体发病第一位的是脾,第二位是肝,所以应该积极的预防。


姜洪池教授做客东北网

  主持人:那么治疗脾破裂有几种方法呢?

  姜教授:脾破裂在治疗观念上现在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过去的医生一听说脾破裂几乎就放弃了,因为脾的血管太丰富了,当时说要把它缝上,从技术上来说是做不到的,因此在过去的20年脾破裂是治不了的,但是现在有三种治疗方法,第一种是非手术治疗,通过止血措施,还有输血可以,但是只有10%-20%的病人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进行治疗。因为脾破裂是会大量出血的,所以第二种方法就是切脾,因为涉及到保命的问题,因此我们的原则是先保命后保脾,所以有的时候脾要切掉。第三种办法就是尽量不切,比如说我们把裂口缝上,再一个就是我们把破裂的部分切掉,把好的部分留下。这就是我们说的保脾措施。

  主持人:脾脏的机能是非常重要的是么?

  姜教授:是的,在医学上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基本概念,脾上面很少长肿瘤,因为脾脏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一般的病毒、细菌、癌细胞在这有过滤清除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能够预防感染,预防肿瘤,而且脾脏能够产生凝血因子。每12个凝血因子实在脾脏上产生的,所以现在认为尽量不要切除脾脏,尤其在儿童。美国最新的报道称:如果14岁以下的小孩切脾的话,很容易得切脾后的败血症。包括外国的医生普遍的观点都是脾如果能保尽量要保。说句最朴实的话:天生我材必有用,脾脏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没有被淘汰说明它有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了保脾手术,那么什么是保脾手术呢?

  姜教授:保脾手术是这样的,比如说脾出现裂口了,我们可以用缝合的技术把它缝上,这里就涉及到缝合的技术和打结的材料了,这就不是普通的技术了,这是第一种办法。第二种办法就是把脾脏出血的地方结扎上,脾动脉的主要供血是脾动脉的主干,我们把它结扎上,这样出血就能控制了。第三种办法就是部分脾切除,比如说部分的脾坏了,哪里坏了就切哪里,没有坏的留下。如果都切掉了,用我们行业的语言就是“无辜”。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经常开展手术,有外省的,最远的有新加坡来的,他们是通过网络知道哈尔滨有能治好的地方,因为我们是全国的组长单位。比如说胰腺的尾部长了一个瘤,它和脾很靠近的,是亲密的邻居关系,所以以前胰腺的“体”或者“尾”有病,常规是把脾脏一起切除,原因是它俩太近了。现在不一样了,可以定点爆破,胰体坏了就切除胰体,胰尾坏了就切除胰尾,过去做不到区域切除,现在我们的技术能够到位了,所以无辜性脾切除就再也不存在了,所以保脾有四种措施。

  主持人:哪些患者可以采取保脾手术?

  姜教授:因为脾坏了不是100%都能保下来,但是现在看来至少有60%的病人能把脾保下来,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什么样的情况才能保脾呢?我们国家有个保脾的分级,简单的说就是按照损伤的程度,损伤的深度,损伤的范围还有生命情况这四个因素来决定保还是不保。但是现在大的原则要敲定,保脾有个规定,第一是先保命后保脾。第二是年龄越小越要保脾,因为年龄越小,手术后发生危险的系数越大,因为它大于正常人群的58倍,小孩儿的其他的免疫功能不健全,全靠脾了。第三个是综合措施,比如说缝合技术,动脉结扎技术,部分切除技术综合的技术融在一起对病人就更加安全了,这是三个大的原则。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在做其他手术的时候都会有一些并发症,那么做保脾手术时会不会有并发症呢?姜教授:应该说所有的手术都会有并发症,就像所有的药都有副作用一样。但是有大和小的区别,所以百姓说“是药三分毒”。应该说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营养状况的提高,康复能力再提高,也有原来身体状况的储备的因素,并发症越来越少,有的人素质好,康复的就快,这三个因素决定手术并发症很少。实事求是的来说,保脾手术在80年代刚开始的阶段有并发症,现在很少,也就是1%左右。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了,治疗脾破裂可以做微创手术?那么微创手术有哪些优势呢?

  姜教授:这是美国提出来的技术,什么是微创呢?所有手术都有创伤,现在的问题是要把创伤降低到最低程度,要把手术效果达到更好的程度,假如外面创伤很小,里面创伤很大,或者手术效果不如原来的方法,这个是不值得提倡的,所以我们说要保证早日恢复而且同样的效果的前提下,把手术的创伤降低到最小的程度。比如说可以用腔镜技术,以前做胆囊要割一个口子,现在胆囊当中的一部分可以用腔镜,一厘米左右的口子,就把手术做了。

  肝脾外科同样有微创手术,微创的技术就是让他创口小,一个是出血少技术,第二个是以前我们做肝手术的时候是切一部分,肝脏是人体一分钟都不能离开的器官,肾脏可以丢掉一个,脾脏离开了会带来风险,肝全部切掉不行,只能部分切除,最多切60%,在中国多半都有肝炎、乙肝、肝硬化、肝功能不好,以前的方法会让我们保留的肝无辜性的不供血。肝脏对不供血和缺血、乏氧是非常敏感的,然后就容易肝功不好,这就是我提出的用微创观念指导下精准肝切除,这对患者是非常有利的。

  这个题目今年全国多次讲,今年大概讲了十几场。业内人士共识了,这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是非常好的。因此哈尔滨医大一院已经做了3000多例肝切除手术,主要优点就是对患者安全了,另外对医生来说,手术水平显著提高了。

  主持人:您刚才说的都是微创手术的一些优势吗?

  姜教授:脾破裂作为微创手术来说有的时候可以通过腹腔镜判断出血,然后用我们的仪器设备把出血点点住,也可以把脾动脉结扎。

  主持人:您刚才说的都是微创手术的一些优势,它没有什么弊端吗?

  姜教授:弊端就是更要求医生的技术炉火纯青,需要医生有更大的责任心和耐心。

  主持人:作为著名的肝脾专家,请您谈一下肝脾外科发展的前景?

  姜教授:肝脾外科在近十年来发展进步是非常快的,主要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肝脏任何部位的肿瘤外科几乎无所不介入,也就是说几乎没有禁区了。再一个手术非常的精准,术后很安全,并发症也少了,比方说我们医院现在已经做了3000多例肝切除手术了,在黑龙江省做的是最多的,也有外省市来的。我们骨外科原来就两个病区,现在时八个病区,其中有一个病区就是专门做肝胆胰的,所以说发展趋势对病人来说是非常好的。手术更安全了,不像以前觉得做肝切除手术部安全,现在已经达到很安全的程度了。

  主持人:哈尔滨医科大学在促进肝脾外科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尝试?

  姜教授:一个是我们在黑龙江省做肝切除手术是最多的,最早的,在70年代就开始了。第二我们开展了很多新技术,比如说选择性肝门阻断技术,不要让保留的肝脏也造成了损害。第三个方面是巨大的肝癌和危险部位的肝癌我们已经切除很多,全国多次的学术会议邀请我们去讲座,因此我们要通过努力,争取更大的发展,为黑龙江省人民的健康服务。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