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0日讯 (关立民 记者高长利) 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突出中心工作,切实做好高火险期内森林防火工作,精心构筑了严密的森林防火工作“五点一线”。
以落实领导责任为关键点。呼中区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两长负责”、“三级包片”等项制度,修订完善了《呼中区森林防火岗位管理措施》。14名处级包片领导深入到防火责任区,检查、督导各项防火措施的落实情况。防火值班处级领导实行双岗值班制。各镇场、所及其它区直各部门制定了防火责任制,落实了包片领导和责任。将全局林地进行了重新划分,对268条支岔线,2004个林班地块落实了责任人,防火责任层层逐级细化,真正把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头。
以狠抓宣传教育为基础点。呼中区投入资金5.3万元,制作防火宣传牌130块、标语50幅、彩旗900面,印制宣传单4万份。出动宣传车4辆,电视台每天滚动播放防火专题节目。通过电视讲座、宣传车宣传、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大力宣传新修订的《森林防火条例》。建立了“单位包职工、职工包家属、学校包学生、社区包居民、旅店包旅客、车站包乘客”的六包宣传教育体系。
以强化火源管理为中心点。各基层单位分别与8893名职工签订了防火责任状。各镇社区与26286名居民签订了防火保证书。各镇场已将4016名吸烟人员重新进行了详细登记造册,落实了宣教责任人。对35名捕鱼、狩猎人员,落实了宣传教育责任人和监管人。28个管护站,96名管护人员已全部上岗到位,充分发挥管护站职能,严密把好入山关。5支巡护队,62个巡护组,186名巡护员明确划分了责任区域。
以完善扑救措施为根本点。呼中区科学制订了《布防方案》、《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加强专业人员培训,举办了新修订的《森林防火条例》培训班3期215人,举办处级、科级指挥员、预防员、专业队员培训班共7期,培训680余人。规范了后备扑火队伍建设,对后备群众队员进行详细登记,落实了群众扑火队伍28支、1200人,并合理配置扑火装备。加强了重点火险区防控能力,在自然保护区开设了15个飞机降落点,解决了自然保护区公路网密度低,扑火运兵困难的实际问题。
以做好扑火准备为着力点。呼中区落实了100万元扑火准备金;储备了100台风力灭火机、100支水枪;扑火车辆、灭火机具的完好率达到了100%;加强了森林防火系统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投入资金117.8万元,购置了扑火装备、机具、通讯器材、林火影像传输系统、投影仪等设施设备。投入资金5.6万元,购置了先进的通讯设备,进一步提升了森林防火的科技含量。专业消防队伍重点开展了滑降训练,以便适应空降灭火作战需要。加大了机械化水泵中队的综合训练力度,进一步增强以水灭火和协同作战能力,发生火情能够快速实施扑救,确保首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