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年11站遗址 刘迪 摄 |
东北网6月17日讯 (大兴安岭日报记者 马士和 庞伟建 常擎旗 田澍良 东北网记者 李富喆) 一路颠簸行进,一天车马劳顿。今天,从黑河至呼玛县北疆乡,再到呼玛县城,全程近500公里的寻访之旅,让“重走黄金路,再寻古驿站”大型采访团成员有理由想象当年先人开辟“黄金之路”与古驿站时的行军之苦。
作为专事官方驿递通信的重要交通要道,早在元明两代,朝廷就在黑河设置了驿站。因此,“重走黄金路,再寻古驿站”大型采访团兴致勃勃来到黑河,去亲身感受那里所蕴含的厚重历史文化氛围。今天上午,采访团在黑河日报新闻同仁的热情接待和精心安排下,对黑河古驿站历史文化、现如今发达的边境贸易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了深入的了解,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上午9点半,采访团从黑河启程,一路向北,直奔“黄金之路”的第11站——现在的呼玛县北疆乡。平静的村庄,安逸的农家生活,在这个当年车马军粮的必经之地,那段历史画面在当地老百姓的记忆空间里几乎就是一片空白,记者们只能从地理坐标上,才能找到11站的大概位置,地图上,这个站名叫“江源”,如今已经被北疆乡公路所覆盖。
下午5时20分,采访团抵达呼玛县。据史料记载,历史上从墨尔根到洛古河共设33个古驿站,其中,从11站到17站都在现在的呼玛县境内。这里保存着大量文献资料和民间传说,值得记者们去深入挖掘,并浓墨重彩地加以描绘。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