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佳木斯市司法局“送法服务” 扎实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2009-06-24 14:52:25 来源:东北网  作者:正军 高长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24日讯 (正军 记者 高长利)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佳木斯市司法局紧密结合贫弱群体对法律援助的实际需求,以“送法服务”为主要内容,扎实开展“走进群众”主题实践活动。

  拓宽法律援助走进群众的渠道

  佳木斯市司法局组织律师、法律工作者、公证员广泛开展法律助残日、“三八”妇女维权周、法律拥军月等专项系列活动。有效利用农村法律大集和城市法律广场,出动流动宣传车、设立法律咨询台等开展便民法律服务。发挥媒体和网络功能,设立“法制时空”专栏、开通12348法律援助热线,搭建法律服务平台。学习实践活动以来,该局先后组织15家律师事务所50余名律师,深入驻地部队、技师学院、建国乡等8家单位进行送法活动,集中授课8次,赠送书籍500余册,解答咨询百余人(次),解决涉法问题50多个。

  构建法律援助走进群众的网络

  佳木斯市司法局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网络,纵向有市、县、乡三级法律援助机构102个,横向有工会、妇联、残联、学校等法律援助工作站68个。加强与外埠法律援助机构的协作,与省内12个市(地)法律援助机构签订了《法律援助公约》,与上海、北京等佳木斯籍务工人员较多的7个城市签订《城际间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协作协议》。通过法律援助,有效解决了3起外出农民工拖欠工资案,挽回工资款5.5万元。中央七台《军事报道》栏目对在驻佳部队设立“维护军人、军属权益法律工作站”,开展“送法到军营”系列活动进行了报道。

  健全法律援助走进群众的机制

  佳木斯市司法局坚持法律援助制度化,与工会、民政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制定了《特困职工和农民工法律援助实施办法》、《城市居民最低保障人员法律援助实施意见》等4项制度规定。设立专业心理咨询员接访值班制度,对要求赡养的老年人、受工伤的残疾人、受家庭暴力的妇女、行为过激的上访人等,在提供法律援助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安慰,及时化解矛盾。在律师提供法律援助过程中,进行跟踪监督,把援助案件质量作为办案律师平时考核和年终目标评比的重点,并将全市案件卷宗集中进行检查联评,确保受援人满意。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