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1日讯 现在,随手选择一个频道,都会看到电视上一男一女两位主持人声嘶力竭地叫卖产品,销售的产品涉及数码、珠宝、手表等。近日,市民李先生就受电视购物广告的吸引,购买了一个数码相机,然而,拿到手的产品却和电视上宣传的相差甚远,更令李先生气愤的是“退货无门”。
7月初,哈市的李先生看电视时被一则“爱拍客”数码摄像机的电视购物广告吸引,电视中主持人语气夸张地说,“遭遇金融风暴,厂家直销,原价3280元的摄像机仅售299元,限量100部,不但有清晰的摄像功能,还有录音、电视播放等十几种先进功能,货到付款,7天内无条件退款。”主持人还不断提醒——“仅剩最后15台。”李先生担心下手慢了买不到,赶紧拨打了订购电话。10天后,摄像机送货上门,李先生看到包装盒上既无生产厂家、厂址,保修卡也是一片空白。“这台摄像机连最基本的照相、摄像都不清晰,还比不上手机拍摄的效果”李先生气愤地对记者说。李先生想退货,他按照邮包外的售后服务电话联系厂家,可连续打了一周,对方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19日,根据李先生的介绍,记者在某电视台看到了这则广告。“现在,电视上广告照样播,主持人每天都在说‘快、快、快,仅剩15台了’。”李先生无奈地说,数码产品都是“多功能、物超所值”、钻石都是“绝对真钻”、手表都是“100%瑞士机芯、限量××块”,加上主持人不断重复“震撼超低价”、“最后限量,快快拨打订购电话”……和各色专家轮番洗脑式的推销,不少人就鬼使神差地中招了。
随后,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拨打了电视上的订购电话要求退货,一男性工作人员称,“我们只负责订货,退货要联系客服。”但对方提供的客服电话一直无法接通,当记者再次拨通订购电话并表明身份时,该工作人员挂断了电话。
广告界一名业内人士透露,“大多数电视购物产品成本低廉,关键是广告要说得诱人。加上轮番密集轰炸宣传,总会有人购买。”他称,电视购物会不停地炒作一些低成本的概念产品,以新、奇、特的卖点吸引顾客。为规避风险,公司往往采取公司地址和发货地址分离的措施,藏匿真实办公地点。一旦出现大规模消费者投诉、索赔,购物公司就会注销该公司,溜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