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中央大街每日迎游客30万人 扎啤一天卖7000杯
2009-08-05 16:35:28 来源:生活报  作者:储继华 徐日明 荆天旭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外国客人游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夜景

  黑龙江新闻网讯 据生活报报道,4日晚,哈尔滨中央大街凉风习习,杭州小伙子陈瑞第一次走在这条百年老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隐约传来悠扬的小提琴声,循声望去,青藤掩映的淡黄色小楼的阳台上,一位俄罗斯女孩倚窗而立,《卡秋莎》的旋律从青藤叶间飘来……

  据统计,今年中央大街游人倍增,目前日游人达30余万,粗略估计,比去年增加三成,比前年增加了50%,在今年增加的游客中,冰城市民占有相当比重。游人剧增带动商业发展,以店面为单位统计,今年旅游纪念品销售额普增5%以上,其中最高销售额度增长20%。百年老街成为黑龙江打造酷省游的标签。

  谈到中央大街吸引游客的最大亮点,中央大街管理处负责人表示,今年6月份,中央大街被评为全国首批十条历史文化名街,几年来,中央大街下大力气打造欧洲文化艺术氛围,其独有的欧陆风情最能吸引游客。


 

  扎啤一天卖7000杯

  啤酒、面包、冰棍,犹如中央大街的“吉祥三宝”,今年随着游客的增多也销量大增。扎啤每天能卖出去7000多杯,马迭尔冰棍每天能卖出一万根。

  手举大扎啤,就着红肠跟同来的客人聊侃,游客摆出几分“东北爷们儿”的样儿,这是中央大街啤酒广场上最常见的一幕。

  据了解,中央大街三个啤酒广场每天能卖出7000多杯啤酒,而几年前,中央大街上只有一个啤酒广场。在啤酒广场的消费者中哈市市民也占有一定比重,因为去中央大街喝啤酒已经成为冰城市民休闲方式。

  哈啤啤酒广场的服务人员说,扎啤分为15元钱和3元钱大小两种杯子,很多外地客人都点15元一杯的大杯装啤酒。游客说,要的就是那种大杯喝酒的感觉。

  记者采访时遇到华梅西餐厅门口排队买塞克(一种俄式面包)的人们。由于中央大街游客增多,每天塞克的销量比原来增加几百个。日本游客村山在队伍中排了半个多小时,他说,他父亲小时候在哈尔滨长大,每次有亲朋来哈尔滨父亲都让人捎塞克回去,父亲吃塞克时就会说起中央大街。

  叫卖也讲文化情调

  模特穿着华美的裘皮大衣优雅地走在橱窗里;店铺前响起旋律优美的钢琴合奏曲……中央大街共有140余家商铺,每天都有很多商业活动,如何让商业行为变得更具文化品位,这是中央大街管理部门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

  据中央大街管理人员介绍,为了保护中央大街的文化特色,他们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大街上没有一块商业广告牌;一些商家展示按照欧式风格制成独具特色的展板摆放在街上;就连商家开业用的飘空球底座都雕着中央大街景色……除了这些,中央大街商会每年都要组织几次针对商家服务人员的国际礼仪培训,用管理者的话说,在中央大街上,就连冰棍的叫卖也要有几分文化情调。

  艺术流淌到每个角落

  今年起,中央大街开始打造“音乐之街”,整个街区共设有5处固定的演出舞台,西洋乐、键盘乐、摇滚乐、民乐,不一而足。每晚从17时开始,各舞台都有演出,有专业乐队,也有群众舞台。设在马迭尔宾馆二楼的阳台是最有特色的舞台——这种演绎形式叫阳台音乐,每晚都有乐手演奏各种乐器,偶尔还会有俄罗斯乐手,那种打破舞台的随意和自然就像在聆听邻居的演奏。

  街头画师、老街乐队、行为艺术表演……这两年中央大街的街头艺术形式越来越丰富。中央大街管理人员表示,这些街头艺术形式有管理处组织的,也有自发形成的,街头艺术形式增多,成为中央大街一大旅游看点。

  街头画师马老师说,在中央大街干了十几年画师,多次接待外地回头客,一个宁波小女孩5岁来哈尔滨时他给画的像,今年小女孩11岁,又来哈尔滨了,小女孩的父母在画师中认出他,让他又画了一张。

  据中央大街管理人员介绍,这两年街头艺术形式增多,也吸引了市民积极参与进来,因为很多艺术形式都有互动的环节。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