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中外百余位专家对区域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献计献策
2009-08-16 17:24:52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杨尚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韩方明。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副会长叶志光。
论坛现场
  东北网8月16日讯(记者 杨尚峰)在第五届中俄区域合作论坛上,中外嘉宾、学者纷纷表示,要充分利用中俄两国山水相连的区位优势以及两国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互补性,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给两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自去年9月爆发以来,已经迅速从发达国家传导到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这也不可避免的给中俄两国的经贸往来造成了影响。因此在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举办的第五届中俄区域合作论坛,也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加强区域合作,应对金融危机方面。韩方明认为,今年1-5月,中俄贸易额135亿美元,同比下降39.2%。其中,中国自俄罗斯进口74.3亿美元,同比下降29.3%;对俄罗斯出口60.6亿美元,同比下降48%。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韩方明

  据韩方明介绍,尽管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中俄两国的贸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中俄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十分巨大。再加之两国政府都推出了相应的刺激经济的措施,因此随着两国经济的恢复,两国经贸合作的速度也将进一步加快。

  韩方明认为“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中国制定了新增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仅中国东北三省今年的投资总额就高达万亿以上。俄罗斯的“远东开发规划”与中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计划都在加速推进,双方对接已经到了实施阶段。这些不仅为双方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深化双方经贸合作、为有实力的企业加快对外贸易和投资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哈巴罗夫斯克边区立法杜马副主席彼得罗夫

  据彼得罗夫介绍,应对金融危机,推动经济发展,中、俄罗斯政府都推出相应的举措。这些举措的推出,也为黑龙江和俄远东地区的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彼得罗夫认为“目前中国政府在实现现代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而俄罗斯也在抓紧加快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开发进程。这为我们两国的合作发展,为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走上一个新台阶提供了新的机遇。这一系列的措施为中俄合作开创了巨大前景。”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副会长叶志光

  据叶志光介绍,加强合作,是战胜金融危机的重要选择,合作可以实现双赢,这是与会代表一致的看法。而中俄两国的区域合作,不仅将提振黑龙江、提振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样也让港澳地区的客商看到了新的商机。

  叶志光认为“东北三省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区位,在能源、高科技及与农业有关的产业有明显的优势,加上中央的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旅游服务业等发展前景十分良好。中俄边境也是港商一块新的投资处女地,两国各级政府在边贸往来及经商环境等配套方面变革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大及改善,如果两国可以在边境上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提高精深加工水准,这将会是另一个新机遇。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