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8日讯 入夏以来,天气变热,一些市民选择拼车上下班,认为这样经济省钱,又可享受专车待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私家车拼车没有营运手续,出租车拼车违反相关规定,无论从运输管理和安全保障等方面都遭遇监管难题。
市民温女士从6月初就开始拼车上下班,她说,夏季挤公交车太热了,和几个同事拼车算下来每天多花几元钱,却十分舒服,上下班也快捷。温女士告诉记者,她家离单位较远,每天上班要倒一次车,很麻烦。天暖后,她和单位3名同事拼了一辆车,每天早晚接送她们,每天合下来费用是12元钱,“比打车还省呢!”
据了解,目前市民拼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包下一辆出租车,每天定时接送,按月付费;其次是一些私家车主出来揽活儿,用自己的车接送小区里的居民,每月赚些“外快”。对此,市出租车管理部门表示,私家车由于没有营运执照和手续,有偿拼车显然是不合法的。此外,按照出租车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出租车司机私下拼车也是违规行为。
据一位私家车主讲,他曾经有过接送拼车人上下班的经历。很多拼车族是在网络上相互认识的,彼此不了解,要承担一定风险,有的拼客只留下一个电话号码,连其姓名、身份都不清楚。对此,黑龙江北辰律师事务所汉景文律师介绍,很多市民在拼车时针对路线、时间、价格只有口头协议,一旦发生纠纷存在维权难题。如果发生交通事故,车主和拼客双方的权益都很难得到保障。汉景文律师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私家车主是没有营运资格的,市民在拼车前最好与车主、拼客之间签订一份详细的拼车合同,把其中的责任进行明确,避免出现问题无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