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解放初哈尔滨曾移民9370户 城市剩余劳动力成功转移
2009-08-27 15:19:10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高智 刘韬
东北网8月27日讯 日前,哈尔滨市档案馆在进行“迎接新中国解读哈尔滨1946-1949年档案”专项整理时,发现了大量档案资料,其中一部分记载:解放之初,哈尔滨曾为破解城市压力问题,成功实现移民,70天共移出9370户。
据档案资料记录,解放之初,哈尔滨工业原料缺乏,大规模工厂又不能很快建设,如果把城市中的剩余劳动力组织到生产中去,不仅可以解决城市粮食、燃料分配不足的状况,还解决了城市贫民的职业问题。特别是一部分没有劳动习惯的居民在土改中分得土地、房屋自力更生,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1947年11月20日,根据东北行政委员会指示,哈尔滨市政府作出向外移民的决定。组成了张观为主任委员,刘成栋、陈龙、吴铁鸣、唐景阳为委员的市移民委员会,并组成了移民护送大队。市移民委统一领导全市移民工作,从当年12月8日至1948年3月24日,70天时间进行了两期移民,共移出9370户,男19131人,女12755人,合计31886人。
据了解,城市移民分别移往当时松江省的5个县:苇河、五常、延寿、宾县、尚志,牡丹江省的8个县:密山、林口、宝清、虎林、新海、鸡西、镜泊、五林,黑龙江省的9个县:绥绫、海伦、克东、克山、明水、通北、德都、庆安、铁力,嫩江省的6个县:肇东、肇州、肇源、讷河、泰康、龙江,合江省的3个县:依东、汤源、刀翎。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