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哈尔滨外地购房者比重明显增大 超7成市民选择观望
2009-09-24 08:55:03 来源:生活报  作者:李伟俏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讯 据生活报报道,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哈尔滨普通市民购房的压力仍然很大,选择观望的市民超过7成。另外,调查显示,外地购房者的比重明显增大,占总数的22%。

  外地购房者占总数的22%

  本次房展会中,外地购房比重明显增大,哈尔滨人口聚集效应不断增强。虽然本地购房市民仍然占总购房人数很大的比重,但是外地人已经达到22%,比春季房展会时的调查结果增加了一倍。主要原因是由于哈尔滨大都市圈的构建,及市政府在年初针对外地人购房制定了相关的吸引政策,使得哈尔滨城市的人口聚集效应在不断增强。

  在调查中,半数以上居民购房仍首选南岗区,其次为道里、道外、香坊、群力、松北、呼兰各区。哈市的老城区因生活便利比较吸引购房者,群力新区的人气迅猛提升,直追老城区;松北区、呼兰区两个区的人气仍有待提升,预计交通问题缓解后,松北区将得到快速发展。

  大部分市民购房压力大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哈尔滨研究所、上海克而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机构负责人张雪玮介绍, 2008年哈尔滨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14588.57元(统计局数据),如果按人均居住面积28平方米计算,那么哈尔滨住宅价格在3126元以下才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而上半年的成交均价大多在4000元以上,甚至达到6000元的成交价格,因此大部分的老百姓购买压力仍然很大。专家预测,目前哈尔滨房地产住宅市场的价格泡沫正在膨胀。

  据介绍,哈尔滨的房地产行业发展空间较大,同时刚性需求过于旺盛,人们宁愿承担较大的付款压力而购买高于自己预算的住宅。因此目前哈尔滨房地产市场售房依然火爆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

  需求价与供应价差距明显

  目前市场上能满足低收入人群的商品住宅与能满足金字塔尖消费人群的豪宅一样稀缺。在被调查的消费者中,有三分之一的市民选择了使用面积为50-80平方米的住房,另有三分之一选择了使用面积为80-100平方米的住房。数据表明,当前改善性购房占需求的主导地位,其中一次改善需求居多,二次改善与首次购房其次。从总体需求面积上来看,婚房与单身公寓类的需求仍然比较明显,而使用面积100平方米以上的住宅需求也日趋强烈。

  据介绍,当前以中等面积改善生活的消费群体的居住需求已经大跨步提高,未来两年内,哈尔滨大户型的消费需求将持续增强。同时由于城市中等收入人群的基数比较大,因此50-80平方米的面积需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继续主导市场。

  在房屋价格方面,目前的主流消费价格在每平方米使用面积3000-4000元,加上心理可承受调整幅度,最高可达4600元,而当前市场上成交均价在5000元以上,成交消费者仍然占刚性需求中的少数。也就是说大部分消费者的购房需求仍然未得到满足。


  超7成市民选择观望

  据介绍,此次房展会上的消费者中急需购房的只有26%,观望人群达74%。这是今年下半年继八月份住宅成交量“腰斩”后,第二次为哈市各开发商敲响警钟。

  在本次调研的人群中,有27%的消费者准备在半年内购房,33%的消费者预计在一年内购房,也就是说本次房展会表现出市场上可预支的消费需求达60%。而准备在一年以后购房的消费人群因市场、政策、价格等因素变化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的变数,这部分人群或转为急购房,或转为长期观望。

  虽然目前市场上消费者刚性需求强劲,但从付款方式上看,购买力与需求相比仍显偏弱。当前付款方式中按揭付款占到54%,一次性付款占到17%。按揭贷款占总量的大多数,说明大部分的消费者想满足自己的购房需求,就要透支自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购买力。

  从消费者对住宅结构类型的需求可以看出,多层以明显优势胜出,小高层与高层次之。但是较前几年相比,消费者对高层住宅已经有所适应,并开始追捧。

  同时,有58%的消费者在房展会上看到一些符合心理价位的房子,但是并不完全满意。这意味着开发商无论是在项目价值宣传上,还是在产品解释上,未能让偏多数消费者认可其性价比。

  房展会上调研的数据表明,目前市场上以中等收入人群占需求主导,高、低收入人群占比例较小。与住宅市场的供应价格结构表现基本一致:目前市场上能满足低收入人群的商品住宅与能满足金字塔尖消费人群的豪宅一样稀缺。

  本次房展会上的赴展消费者,急需购房的人只有26%,观望人群达74%。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