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搜 索
青冈县全力打造“中国玉米城”推动农业产业化
2009-09-25 16:22:42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5日讯 青冈县坚持立足本地优势,强化龙头牵动,探索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通过全力打造“玉米城”,把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各级龙头企业19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个,市级8个,县级9个。产业化组织实现产值9.5亿元,基地面积达到198万亩。

  1、培育做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群体,提升产业拉动能力

  项目建设壮大龙头。山东诸城龙凤玉米深加工项目落户青冈后,青冈县以建设玉米工业城为目标,通过加工转化,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效益优势,靠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扩张经济总量。使龙凤玉米加工企业成为亚洲单厂加工玉米最大企业,被国家农业部等八部委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化优秀龙头企业。今年以来,在淀粉全行业市场普遍低迷的形势下,实现销售收入28850万元,税金413万元。

  招商引资发展龙头企业。坚持靠资源招商、靠诚信感商、靠实干留商的指导思想,全力引进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好、拉动作用强的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对重点项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跑、亲自谈、亲自抓”。今年以来,全县共引进千万元以上合同项目16个,合同资金13.2亿元,到位资金6.6亿元。目前,全县已构筑以玉米产业为重点,万寿菊、葵花、生猪、奶牛、林业等产业统筹发展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集群,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19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9家,全县农副产品加工能力达到120万吨以上。

  2、深挖产业资源优势,做强优质原料基地

  集约规模经营做大基地。在产品种植上,突出优质高效和适宜加工的品种,优化产业布局,做大产业规模。全县重点建设了玉米、万寿菊、有机葵花三大种植基地和奶牛、生猪两大养殖园区。创建了国家百万亩绿色玉米生产基地,无公害农产品实现整县推进。奶牛、生猪和白鹅的饲养量分别达到3.35万头、67万头、83.6万只,优质品种覆盖率达到100%。优势主导产业规模的壮大,有力地保障了加工企业原料需要。

  科技支撑做精基地。通过院县合作共建、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对跨世纪青年农民、农村致富带头人进行培训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全面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今年,以玉米为重点,大力推广高淀粉玉米品种;万寿菊、商品瓜菜、瓜菜制种等经济作物工厂化育苗达到90%;建成畜牧养殖小区14个(包括正在建设的10个),专业化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

  利益联结做强基地。青冈县积极引导龙头企业,通过签订有效订单、赊销生产资料、提供技术服务、承诺保护价收购等形式,结牢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关系。引导龙凤玉米开发公司、万寿菊加工厂等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户签订了高淀粉玉米、万寿菊等农产品的稳固购销合同,使企业降低了市场风险,为农户增收吃下了“定心丸”。

  3、通过产业化升级,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今年,青冈县狠抓百万亩玉米高产创建和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突出五环八带六个示范点建设,落实大棚育苗移栽面积5万亩,小垄地膜覆盖面积25万亩,“一增四改”栽培面积70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5万亩,玉米总产可达到21.2亿斤,带动全县粮食总产达到22.4亿斤。青冈镇依托省农科院、县农委、县农技中心创办科技示范园区6个,高产高效示范田150亩,全镇蔬菜优质品种达85%以上。以股份制形式组建了青冈县天润经贸有限责任公司,为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全年帮助农户外销蔬菜达3000吨,实现收入20万元。镇政府还组织相关人员登记注册了青冈镇蔬菜产业协会,会员已发展到80人。展望村棚室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3个农民合作社还被纳入全省重点扶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高效经济作物上,今年新建美国提子大棚21栋,全镇提子大棚已达50栋,年产提子可达15万公斤,创收可达150万元。通过干部引带、农民入股、合作经营等模式,每个乡镇都建成了一个单元面积千亩以上的五型农业示范园区。县农技中心组建了6个区域指导站,与各乡镇联动,采取项目支持、土地流转、科技投入等综合措施,加速推进科技示范园区向规模经济园区发展,不断强化基地对产业开发的支撑作用。通过五型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有力带动了全县种植结构调整。通过农业产业化升级,实现用75%的耕地种粮食、创高产,用15%的耕地创效益、挣大钱,用10%的耕地保群众日常生活的目标。

责任编辑: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