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5日讯 作为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单位,哈尔滨市南马路小学校坚持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凝炼办学特色,厚实办学优势,打造基础教育品牌的有利契机,以创造试点工作经验、实现由试点变示范为工作目标,紧扣活动主题,突出活动特色,试点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把握试点契机,在安排部署上加大力度。活动启动前,学校就多次召开会议专题讨论,通过查找问题、分析形势、集思广益,精心选取确定了“立足新起点,打造新优势,推进新发展,实现新跨越”的活动主题和“打造学习型学校”的活动载体。并将参加此次学习实践活动的人员范围,由全体党员扩大到全体教职员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还通过校内广播、宣传栏、活动简报、标语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从而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形成了校领导带头做表率,全校党员和教职员工积极主动、自觉参加的良好局面。
贴近教育实际,在学习调研上挖掘深度。一是精读“三本书”,在学习培训中强化理论武装。学校党组织坚持“早学一点、多学一点、学深一点”,通过校领导讲形势、教师社团讲专题、党员干部讲体会、先进典型讲事迹等多种形式,在组织党员干部精读三本必读书目的同时,重点选择学习《教育法》、《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及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有效教学策略》等教育书籍,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二是真情“三走进”,在调查研究中查找突出问题。班子成员带头,组织广大党员教职员工带着责任、带着感情走进上级党委、走进兄弟学校、走进学生家长,通过召开座谈会当面征求、发放意见表书面征求、设置意见箱随时征求、公布热线电话广泛征求、开通电子邮箱网上征求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还专门在教职员工中围绕如何进一步做到学校、教师、学生三发展,人文素质、教学质量、办学水平三提高,如何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进行专项调研,并针对梳理出的学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学校管理、教师队伍、教育教学和教学设施四个方面,制定了23项整改措施。三是静心“五反思”,在深入讨论中形成发展共识。通过教师社团研讨会、支部学习会以及开展“学先进、找差距,对标升位”等活动,组织广大党员教职员工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反思是否牢固树立“打基础、谋全局、利长远”的发展意识,是否牢固树立“不甘落伍、勇创一流”的竞争意识,是否牢固树立“大胆探索、敢闯敢试”的创新意识,是否牢固树立“勤奋钻研、博采众长”的学习意识,是否牢固树立“直面矛盾、攻坚克难”的责任意识,在全校营造出冲破思想束缚、破解发展难题的良好氛围。
突出实践特色,在边整边改上提升高度。一是在谋划科学发展思路上下功夫,进一步凝练学习型学校办学特色。在充分调研和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学校重新审视发展目标与定位,将发展的目标和定位牢牢地确定在走学习型学校建设的道路上,凝练办学特色,完善了发展规划,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学校的办学观,让全校广大教职工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坚定了建设学习型学校的信心。6月中旬,学校在全省申报标准化学校培训会上介绍了经验。赵翠娟校长作为黑龙江省唯一人选,参与了由教育部组织出版的教育家成长丛书的撰写工作。目前,教育部正在着手准备年底举办“赵翠娟教育思想研究会”。二是在突出实践特色上下功夫,激发教育教学工作的内在活力。牢牢抓住制约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实践学校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积极搭建实践平台,开展了“亮点课储蓄”、“校园写字节”、“岗位大练兵”、“感受科学‘科幻画比赛’、‘科技小制作比赛’、‘科普剧表演’”、“樟树儿童读书奖评选颁奖”等主题活动,近2000名师生在活动中获奖。这些主题活动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推动学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活动的感染力,广大党员教学一线争先锋,班级管理当能手,关心群众走在前,在校园树立起一面面争先创优的旗帜。三是在强化校本培训上下功夫,努力为教师成长搭建新平台。以学习型团队建设为核心,组织成立了多个教师社团,设立了“教学研发中心”,搭建了交流共享的平台“智慧泉”,让老师们自觉活跃在教学改革的前沿,将教师的个人学习变成团队学习的共振效应,形成了“用学习成就自己,用工作成就人生”的校园文化。四是在创新发展机制上下功夫,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根本保证。规范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大执行和监控力度,层层抓管理,层层抓落实;建立定期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健全完善了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考核激励机制和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培养机制,有效调动了各类人才投身学习型学校建设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