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委把扎实抓好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做好农村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在乡镇、村学习实践活动中,突出主题,结合省情,以科学发展观认真规划指导“三农”工作的长远发展问题,同时,积极解决基层存在的具体问题,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切实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变化和成效。
针对基层提出的问题,省委认为,许多问题必须自上而下解决。对一些重点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学习实践中产生,将逐步推进落实。全省计划投资152亿元,加快推进水利化、农机化、科技和社会化服务支撑、中低产田改造等专项工程建设。到今年底,培训农村劳动力50万人以上,力争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51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00亿元;解决2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1.2万公里农村公路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100%覆盖。到2011年,为全省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培养3万名医疗人才。
在解决全省农村宏观发展问题的同时,各地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科学指导农村工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为民服务活动。肇源县新站镇积极开展“重民生、察民情、解民难、促和谐”和“治理浮躁、懒散、庸碌三种问题,树立务实、勤廉、创新三种风气”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密山市太平乡庄内村大力实施“民心工程”,着力解决农民反映强烈的中低产田改造问题,下大气力改造中低产田4000多亩,年可增加粮食产量40万斤,农民增收30余万元。
该省在乡镇、村学习实践活动中,贴紧实际开展学习培训,创造出多种学习培训形式。针对农村党员居住比较分散和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采取以屯为单位把居住邻近的党员划分若干个“炕桌”学习小组,开设“炕桌小课堂”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学习,做到学习时间有保障,生产劳动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