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秋菜上市市民四问 众多秋菜是哪儿产的
2009-10-15 17:07:53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15日讯 又是一年秋菜熟。街头巷尾,满载白菜、土豆、大葱的车前,挤满了正在对比秋菜价格、质量的购买者。据悉,今年哈尔滨市的秋菜总产量比去年减少约10万吨,价格也高于去年,尤其是土豆和大葱的价格,比去年约高出30%。记者近日连续在秋菜市场调查中获悉,今年秋菜供应,总体供需良好,但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记者在调查中获悉,秋菜供应中出现的以下4大疑问让市民“闹心”。

  疑问一:众多秋菜是哪儿产的

  12日、13日早,记者走访道里区工程街、道外区北头道街等部分小巷庭院处看到,许多市民在围着运菜车挑选秋菜时,纷纷询问菜农所销售秋菜是“哪儿产的”。但记者在现场观察,运菜车上并没有粘贴销售蔬菜的产地等标志,菜农说菜是哪儿产的并没有凭据。

  昨天,市民陈先生反映,他11日在小区外面卖土豆的菜农那里买了10公斤土豆,买的时候菜农告诉他土豆是讷河产的,又面又好吃。但回家后土豆做好了却没有菜农说得那么面,陈先生怀疑买的土豆产地有问题。对此,记者先后走访了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的10余个秋菜销售点,询问部分菜农所销售蔬菜的产地时发现,几乎所有卖葱的菜农都称自己的葱是呼兰来的;而卖土豆的则全部称土豆是讷河、克东产的,记者走访时没有听到有其他产地。

  市农委蔬菜处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种植面积大,张贴产地标志成本高,现阶段没有统一对秋菜进行张贴产地标志。

  疑问二:秋菜有没有“健康证”

  昨天,记者在道外区北头道街采访时,一购买秋菜的市民对邻居说:“菜的好坏咱们只能靠肉眼看外观,菜里农药是否超标咱也不知道啊。”记者在调查中看到,菜农的车上除了粘贴“通行证”外,销售的秋菜几乎没有自己的“健康证”,它们都能达到无公害的标准吗?

  对此,市农委蔬菜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哈尔滨市郊区运进的秋菜各区抽检后,市里再进行抽检,基本可达到无公害,郊区的秋菜从播种施肥、成熟收割到运进城前,由于种植范围大、数量多,只能对10亩以上、主产村的秋菜进行抽检,从外地运进哈尔滨市的秋菜就没有全程检测了。

  昨天下午,记者在道里区4处售菜点询问秋菜是否经过无公害等检验时,菜农告诉记者:“没有人对秋菜进行检验。”在道里区河山街与河松街交叉口处出售土豆的菜农告诉记者,他家住在讷河,家里共有80亩地种土豆,但没人对家中的土豆进行检验。

  疑问三:哪里能找个公平秤

  昨天早6时,记者在顾乡大街附近的部分居民区内看到,10余位市民围着一个秋菜车购买成袋装的土豆。“这袋20公斤左右的30元,这袋25公斤左右的40元……”菜农指着已装好袋的土豆,吆喝着。几位市民都是成袋购买。市民张先生在此处询问价格后,却嘀咕着:“这样的袋装土豆重量能有保证吗?”

  市民杨先生向记者讲了这种销售土豆的方式让他吃的亏。前两天,他买了一袋号称15公斤的土豆,回家称重后发现,里面不仅有挤坏的土豆,而且重量也差了1公斤多。杨先生告诉记者,如果菜农的销售摊点所在辖区能为市民提供公平秤,自己就不会吃缺斤少两的亏了。

  据了解,沈阳市的晓春社区等部分社区曾为买秋菜的市民提供公平秤,防止缺斤少两的现象发生。

  疑问四:谁来收拾菜垃圾

  昨天7时许,记者来到道里区河鼓街附近的部分小区看到,出门晨练的20余位市民在菜农车上挑拣着秋菜,卖胡萝卜、白菜、大葱等蔬菜的4辆蔬菜车下堆满了烂菜叶等垃圾,足足20厘米厚。秋菜中散落的泥土满地都是。记者询问部分菜农,菜叶垃圾如何处理时,他们告诉记者,大量的烂菜叶是市民买菜时从白菜上扒下的。每天都有专人来收取2元的清理费,但收费人收完钱后就离开,不见有人来清理。

  对此,部分市民提出,大量秋菜进社区虽方便了市民,但每天产生的垃圾却得不到及时清理,居民庭院环境遭到了破坏。市城管执法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由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负责向菜农征收2元钱的卫生费,同时,由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负责清理秋菜销售产生的垃圾。对于菜农卖菜、市民购菜产生的垃圾,哈尔滨市相关部门只能对其进行劝导、引导,目前尚无处罚记录。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