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加快,成效初显。把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培育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积极采取综合性措施加以推动。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19家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完成转企改制任务,国有文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得到加强,企业的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在全国传媒领域的改革先声夺人,塑造了新型传媒市场主体。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由原牡丹江广电集团与报业集团重组而来。1999年10月,经牡丹市委批准,牡丹江广电集团公司按企业法人登记注册并挂牌。2004年5月,广电集团接收陷入困境的牡丹江报业集团并进行重组,正式组建了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自实施改革以来,连续创造了组建产业化集团,实行政事、政企分开,区域内跨媒体重组三个全国第一,成为我国首家国有独资的传媒企业,基本形成了与传媒发展规律和市场要求相适应的新型运作模式,被业界称之为“牡丹江现象”。目前,集团已发展成拥有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网站、网络出版等多种媒体资源,产业涵盖影视动漫制作、出版发行、网络传输及增值业务、广告、网站运营、公共信息服务、印务、传媒教育、演艺、旅游、快送和饮品等多个领域。截至2008年底,集团公司产业经营收入由改革前的3000万元增加到1.84亿元,增长5.1倍;职工收入由750元增加到2550元,增长2.4倍;纳税连续四年过千万元,比改革前的150万元增长6倍;基础设施在全国地市级媒体处于领先水平。其经验和做法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的充分肯定。
出版发行体制改革推进迅速,全面彻底。我省的出版发行体制改革虽然起步不是很早,但工作立意高,创新性强,推进迅速,改革全面彻底。去年底组建了黑龙江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实行工商登记,共撤销事业单位16个,撤销事业编制584个,总社本部和15家事业单位全部转制为企业。在转企改制过程中,省委、省政府给予极大支持和最优惠政策,其中,离退休人员和“530”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的离退休费均由省级财政部门负担;整合了原不在总社系统内的哈尔滨市新华书店、大庆市新华书店、大兴安岭地区新华书店和森工、农垦系统新华书店等资源;将黑龙江科技出版社、黑龙江省报刊出版中心、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培训中心纳入集团,同步改制并实现集约化经营。哈尔滨出版社实行转企与股份制改造同步推进,成立哈尔滨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实现由单一国有事业单位体制向国有控股企业转变。
新闻单位“两分开、两加强”改革积极推进,扎实有效。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转企改制后,成立报达印务股份有限公司、报刊零售有限公司、邻江广告有限公司和报达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了多业态发展。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实行采编业务和经营业务分开,将发行、广告、印务等经营资产剥离,组建黑龙江龙江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广电系统实行网台分开,成立元申网络有限公司、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