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8日讯 近日,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一组数据,截至目前,黑龙江省19万2009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中,82.7%已经签约就业,仍有3万余名应届毕业生没有就业,加上往年未就业的,目前,黑龙江省约有9万名高校毕业生未落实工作单位。据不完全统计,已就业群体中,到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占60%,到机关、事业单位及国企的占20%,15%左右毕业生选择考研、出国,5%左右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单位工作。
半数以上毕业生选择民企
据悉,省市政府出台鼓励大学生入伍、自主创业、服务基层等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今年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签约就业率82.7%(含考研、灵活就业),已超过日前公布的68%的全国平均就业率。
记者从哈工程大学、哈尔滨学院、黑龙江大学等省内几所高校了解到,受经济环境影响,近10%左右的招聘单位,特别是一些南方企业减少了招聘计划,一些企业招聘的工作岗位甚至缩减了40%左右,其中管理类岗位明显减少,而需要下车间、工厂等往常并不受大学生青睐的技术性工作岗位则相对偏多。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当前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就业要求已从专业对口向错位就业转变。据哈尔滨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柳老师介绍,错位就业在文科专业毕业生中比较普遍,从目前就业情况来看,40%左右的毕业生都放弃了老本行。
“一步到位”应改为“骑马找马”
据了解,在未就业毕业生中,有许多是名牌大学中比较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对就业的心理定位也比较高,高收入、高地位的公务员或中高端管理类工作是其就业首选。东北财经大学2006届法学系毕业生小冯,因不甘心找一份民企的工作,毕业至今已参加过六次国家、省市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考试和两次国家司法考试。
对此,市人才服务局调研员白树春指出,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找工作“一步到位”的想法并不可取,专门在家待考,不如做两手准备。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符合毕业生期望的岗位毕竟有限,毕业生不妨先就业,一边工作一边复习,发现自己的长处特点,积累知识经验,提升应变能力,为参加笔试和面试打好基础。目前,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到月薪不足1000元社区、民营学校等岗位就业,“待业”大学生不妨考虑到这些低薪、低起点的岗位就业。
六条渠道助力“待业”毕业生就业
一.省、市人才市场面向社会举办的招聘会
二.可凭票参加各高校举办的面向毕业生的大型招聘会
三.参加国家、省市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考试
四.在10月通过网上或现场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或出国留学
五.在每年10月报名参加会计师、教师资格证考试,或在每年6月报考司法考试,获得律师资格证
六.希望自己当老板的毕业生,也可到哈市小额贷款担保中心申请创业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