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搜 索
大兴安岭地区积极探索和构建城乡一体化基层党建新格局
2009-11-05 13:59:58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5日讯 大兴安岭地区把探索和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有力举措,着力统筹城乡党建工作资源,努力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党员共帮、党员共管,为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扎实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城乡组织共建,下活“一盘棋”。地委进一步加强城乡党组织的共建力度,采取联建、联合、建立党群致富链的模式,下活城乡党组织这盘“棋”。在城镇,进一步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覆盖面,对新建并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全都同步建立党组织;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通过与其他组织就近建立联合党支部或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办法,同步推动党建工作。在农村,建立打通联结城乡的组织链,积极探索村与企业、社区、工业园区党组织联建模式,设立联合党组织12个,推动城乡组织全方位联合;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建立了“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党支部”党群致富链,共建立各类型产业党支部10个。在外地,设立流动型党组织,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地建立流动党组织5个,并建立了与流入地党组织双向共管的工作机制。

  城乡资源共享,实现“全统筹”。地委积极推进城乡党建要素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综合运用,努力提高城乡党建水平。开展了“结对共建、互帮互助”活动,按照“组织建设互动、人才培养互补、科学发展互促、脱贫解困互联”的要求,把部分贫困后进村作为重点,通过发挥城镇党组织的比较优势,在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截止目前,城镇基层党组织深入结对村召开各类座谈会、宣讲会120场(次),慰问困难群众326名,为村办实事67件,提供支持资金124万余元,利用农闲季节培训农村党员干部1195人,培训面达到99%。

  城乡党员共帮,凝聚“党员心”。为进一步做好城乡党员帮扶工作,地委在认真执行《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意见》基础上,切实加强老党员、困难党员、下岗失业职工党员和返乡农民工党员的激励、关怀和帮扶工作,建立了村党组织书记激励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党内互助帮扶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工作。地县两级共筹集党内关爱资金近65万元,帮扶困难党员1163人,为27名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定期发放了生活补贴。高度重视并做好返乡农民工党员的就业援助和创业帮扶工作,目前,各级党组织已培训返乡农民工党员81人,并帮助落实创业发展项目。

  城乡党员共管,增强“向心力”。地委采取管用有效措施,加强城乡党员的管理力度,增强了城乡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在流动党员管理中,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准确掌握了全区1787名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并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网络化管理,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短信以及新闻媒体等现代手段加强与流动党员的联系,落实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和接转组织关系“接收函”及“回执”制度。目前,对全区93%的流动党员实现了双向联系和有效管理,90%以上的流出党员持证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并按时参加活动。在地县两级组织部门开通了8部“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共提供咨询服务257人次。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岗位的党员,开展了以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在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挂“职位优胜牌”,在无职党员中挂“公开承诺牌”,在致富带头人中挂“示范服务牌”,使农村、社区干部、党员和致富带头人成为致富增收、服务百姓的骨干力量。

责任编辑: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