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5日讯 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塔河县充分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利用“七个课堂”强化学习讨论,确保参学党员干部真正受到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普及教育。
一是领导班子集中学,强化“集中课堂”的作用。各参学单位领导班子认真制定学习讨论计划,集中学习必读篇目,开展解放思想讨论。党员比较分散的参学单位,按照就近、就地、便于集中的原则,合理划分学习小组,由党支部明确1至2名党员骨干担任小组长,利用工闲或晚上时间集中学习讨论。
二是突出宣讲辅导学,强化“辅导课堂”的作用。县委及时派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深入乡镇、林场进行宣讲辅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通过深入联系点作辅导报告、与参学党员座谈交流等形式,积极开展学习辅导。驻村党建指导员深入各学习小组,领学促学。
三是借助远教设施学,强化“电教课堂”的作用。各参学党组织充分利用全县11个远程教育点、51个电教站,组织党员群众收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讲座、农村政策法规、生态种植养殖技术、行业知识技能培训等电视片,增强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是利用网络媒体学,强化“网络课堂”的作用。有条件的参学单位利用政府网、远教网等网络资源开展学习讨论,注重正面引导,不断扩大学习实践活动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
五是邀请亲属帮助学,强化“家庭课堂”的作用。针对部分年老体弱、视力衰退、肢体残病的党员和文盲党员,各参学党支部在搞好送学帮学的同时,邀请这类党员家中就读初中、高中的子女担任家庭辅导员,以口读耳听、口述他记等“小手拉大手”的方式,确保党员参与学习,受到教育。
六是全面覆盖指导学,强化“流动课堂”的作用。明确专人负责,通过邮寄公开信、学习资料等方式,对外出党员进行“风筝式”学习培训。同时,组建了流动辅导课堂,深入村组组织学习,并组建了文艺宣传队深入村屯开展活动,不断丰富学习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增强学习实效。
七是实地参观培训学,强化“实践课堂”的作用。充分发挥塔河工业园区、兴建村新农村建设、绣峰林场黑木耳种植等培训基地的示范带动功能,就地、就近组织党员干部实地参观培训,学经验、学技术,开眼界、阔思路,进一步增强发展本领,激发他们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