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5日讯 哈尔滨市道外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三批联动的部署要求,立足区情实际,在思路、发展、民生、环境和党建等五个方面探索两个批次学习实践活动联动的新途径、新措施,通过两批联动,促进突出问题解决,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两批联动明思路。紧紧围绕全市“振三气、进一位”的要求和市委关于“北跃、南拓、中兴”的发展战略,立足超越自我、长远发展、改革创新,坚持结合区情实际,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在组织两批学习实践活动单位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打造工业强项,彰显商贸特色,拓展农业优势,提升文化品位,塑造旅游精品,扮靓城区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和服务民生的新道外”的工作思路,并把这一思路确定为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回头看的主要内容和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使学习实践活动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和工作过程。
二是两批联动促发展。继续深化在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区县合作、小城镇建设、沿江开发等创新性工作措施,充分发挥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单位的作用,积极支持重点工作和大项目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扎实推进区县合作,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与宾县的合作领域,做实合作项目,细化合作程序,真正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错位发展的格局。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本着“村镇整合、建补平衡”的原则,高起点建设生态型农民社区、现代化商住新区,加快启动农副产品加工园区、物流园区和新型工业园区等产业板块,计划新建住宅区12.5万平方米,工业园区24.57万平方米,物流园区30.74万平方米,努力把团结镇建设成为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样板和科学发展的龙江第一镇。积极探索东风村与团结锅炉集团村企共建和红光村村庄整合建设新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打造全省新农村建设样板村。积极推进城建重点工程,配合全市沿江综合开发改造,推进堤防加固、景观建设等工程,启动景阳街至东江桥占地120万米的沿江区域综合开发,逐步打造沿江经济带。围绕地铁一期工程建设,加快周边6平方公里控制区的整体开发,全力打造地铁沿线经济带。积极推进大项目建设,加快黑龙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意大利收购华能热电产权、益仁电子与日本合作、爱尔兰CRH集团注资参股亚泰集团等工业大项目建设,加快南极商贸物流园区、禧龙国际商贸园区、玛克威商业街、红旗家具城三期等商贸物流大项目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围绕全市大项目建设百日攻坚活动,谋划生成一批、加快推进一批纳税上千万乃至上亿元的大项目,积极培育形成全区发展支撑。
三是两批联动惠民生。组织区直各部门与街道乡镇、社区村屯紧密配合,大力实施危房棚户区改造工程和惠民工程,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在统筹考虑道外区未来发展和现实需求、妥善处理工作推进和社会稳定等各方面关系的基础上,按照“由内向外,以易带难”的实施步骤,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危房棚户区改造,确保全面完成任务,切实改善民生条件,盘活城市资源,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功能。实施低保、再就业、城乡医疗、城乡扶贫等十五项惠民行动,集中解决一批群众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生产生活难题,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向社会公共福利延伸,由临时性、分散性、应急性逐步向体系规范化迈进;落实好国企及国企大集体的工资和债务解欠任务,做好62户企业近两万人争取1.3亿元国家支持资金工作;抓好劳动职介市场建设,积极为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强化安全稳定工作的机制建设,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确保各类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大幅下降,绝对数控制在全市较低水平,努力营造安全稳定环境。进一步充实街道、乡镇一级信访工作力量,整合信访办、综治办、司法所等资源,建立统一的调解中心,形成强有力的大信访、大调解和综合治理格局。
四是两批联动优环境。围绕加强“三个环境”建设,切实抓好当前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的整改落实。组织两批学习实践活动单位密切协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好卫生、交通、发展环境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并尽快建立起长效机制。全力推进干净城市建设,深入实施环境卫生洁净、环卫设施完善、道路管护、灯饰亮化、立面整饰、街面秩序、市场摊区规范等“七大工程”,营造干净整洁的城区环境。将在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打造行政审批、融资服务、信息服务、企业交流合作、法律经济咨询服务、行政执法、科技创新服务和人才服务等“八个平台”的优化发展环境长效机制,向社区、村、学校等基层单位延伸,形成区直各部门、街乡镇、社区村屯上下联动、服务发展的工作格局,努力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
五是两批联动强党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突出抓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各项制度,建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积极开展“三级联创”工作,组织农村党支部书记脱产培训,努力把农村党员干部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建立以社区党建联席会议为载体、社区与辖区单位共建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强化下岗失业职工党员、外出务工流动党员和离退休党员的管理,关心困难党员的生产生活。扎实推进“先锋工程”,继续深化以区直机关党员包岗、社区党员守岗为主要内容的共产党员先锋岗建设活动和“万名干部进农村、服务农民促发展”活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能,牢固树立各级党组织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以考核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安全稳定、党建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和干部考评评价体系,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激发领导干部谋大局、干大事、创大业的积极性,为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