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5日讯 七台河市桃北街道党委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以建立全方位的活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参与、“零距离”的志愿服务为目标,组织动员社区党员深入开展了争当“五员”活动,努力为居民群众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促进了学习实践活动的扎实深入开展。
一、争当社情民意的调研员,及时了解居民的所需所求。街道党委把“让群众满意”做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心设计了集居民的基本情况、社情民意、社会需求三位一体的“一卡通”调查表,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居民家中,及时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需要社区做什么,并主动与社区里的孤寡老人、残疾人、贫困家庭、低保户结成“一帮一”、“多助一”帮扶对子,为居民排忧解难。目前,全街道广大党员已深入居民家中1000多人次,发放“一卡通”调查表2000余份,收集群众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200多个,其中共性问题40多个。
二、争当帮学助教的指导员,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社区离退休老党员自发成立了网吧稽查队,办理了稽查证,不定期地对辖区内的网吧和游戏厅进行检查,对违反规定网吧和游戏厅,协调有关部门坚决予以取缔,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组织辖区内一些素质较高、且有一定专长的党员志愿者与失足青少年和贫困学生开展了“大手拉小手”活动,义务帮教100多次,捐赠衣物、学习用具等1万多元,使38名贫困学生重返校园。一些党员志愿者还主动把那些家长下班晚没人看管的孩子接到服务站,义务看护,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为改善家庭教育环境,街道成立了家长学校,请离退休的党员干部定期授课,改进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受到家长的普遍欢迎。
三、争当排忧解难的服务员,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活难题。街道党委始终把为群众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作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核心内容,组织党员志愿者带头建立便民购物点,设立便民服务电话,提供出租房屋、家电修理和家政服务,并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和行动不便居民提供购物、联系看病就医、订餐等服务。同时,把服务重点放在弱势群体上,定期组织党员走访慰问特困老人、空巢孤老户、残疾人家庭,为他们送去粮、油和慰问金,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目前,党员志愿者与贫困居民结成帮扶对子227对,服务群众800多人次,捐赠大米、白面、豆油500余斤、衣服、被褥、日用品等1000多件。
四、争当社区群众的保健员,切实改善居民的就医条件。街道党委通过广泛联系、多方协调,动员辖区内各医疗单位的党员医务工作者成立了医疗服务志愿者队伍,定期深入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家中,开展义诊活动,并为他们建立了健康档案。截止目前,医疗服务志愿者队伍共上门服务居民300多人次,设立家庭病床37个,使特困居民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还通过街道党委向省残联争取到18套康复器材,成立了社区残疾人康复训练中心,义务指导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五、争当维护稳定的管理员,营造和谐安宁的居住环境。推行“规范化、亲情化”的管理模式,安排专职党员负责,组建起了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站,建立了登记、联系、检查、考核等十多项管理制度,使社区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流动人员和重点人员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发挥离退休党员作用,组建义务治安巡逻队伍6支,并协调辖区单位党组织,在医疗、住房、就业、子女上学、职业介绍、劳动保障等方面对流动人口予以关心和照顾。活动开展以来,为公安机关提供破案线索7条,调解纠纷11起,帮助5户流动人员家庭子女顺利入学,为8名两劳释放人员安排了就业,帮助9名外来人员租房安家,使小区更加和谐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