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9日讯 11月6日11点58分,刚刚参加完中央电视台大型综艺节目《非常6+1》节目录制完毕的我市市民孙中馗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出佳木斯火车站出站口。
见到记者,孙中馗开心地说:“能够站在我梦想的舞台上,向全国的电视观众展示赫哲族的文化风采,推广赫哲族文化,这是我最大的幸运与骄傲!”
二次报名幸运入选
其实,今年25岁的孙中馗早就小有名气。作为一名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政府职员,他不仅歌唱得好,而且还精通吉他、贝司、架子鼓、钢琴等乐器,经常参加黑龙江省、市等各类文艺演出。
2008年12月,本报首次与中央电视台《非常6+1》栏目组联手,共同在佳木斯地区进行大型海选活动。孙中馗报了名,在500多名选手中他以独特的赫哲族风情表演脱颖而出。虽然最终没有登上央视《非常6+1》的舞台,但他独具特色的赫哲族文化风采,给导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9月,本报与央视《非常6+1》梅开二度,再次推出“佳木斯、伊春、鹤岗”三市联动的大型海选活动,孙中馗在朋友的鼓励下再度报名。这次海选,有12名选手的资料被导演带回央视。
10月中旬,《非常6+1》节目组导演文康和摄像师张楠来到同江拍摄了孙中馗有代表性的生活画面,并通知他于当月22日到北京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培训和节目录制。
10月22日,孙中馗坐上了火车,向着心中梦想的舞台进发。
表现突出当选班长
23日,孙中馗一踏进节目组,第一个感觉就是幸运。
接下来就是正式拍摄前对参赛选手进行近半个月的强化培训。
孙中馗说,选手共有24名,分别来自四川、甘肃、北京、佳木斯、青海等省市;职业有学生、火车维修工、听力障碍者、电工、厨师、职员、军人、残疾军人等共分成六个组,他被分在了第三组。与他同一组的两名选手分别是来自湖北的22岁胡永霞、甘肃的25岁小学教师曾治强。
十多天的强化培训对孙中馗来说既紧张又愉快。在到达节目组的第二天,节目组的导演、服装师、音响师等对全部选手进行了面试。面试是确定每一位选手的主才艺;为选手量服装尺寸;照定妆照等。孙中馗试唱了《赫哲酒歌》,最终节目组定《乌苏里船歌》为他的主打歌曲。顾磊老师则对每个选手进行舞台动作、形体等强化训练。孙中馗说:“顾老师对每一个动作的要求都十分严格,其中有一名选手因为不准确,在第四天就被“遣送回家”了。我的动作主要是舞台位置、划船动作等,排练中,选手们都很刻苦。”
孙中馗特有的北方汉子的豪爽,训练中的勤奋刻苦,让他很快赢得了《非常6+1》节目组全体工作人员和选手们的信赖,被节目组推选为六个组班长,负责管理所有选手的日常训练和生活安排。孙中馗说:“所有的选手在一起吃住就像一个大家庭。班长就是配合导演管理好选手,包括彩排点名、出去要向我请假、录音时洪兵老师告诉我谁需要去,我就负责联系选手等等。”
经过十多天的朝夕相处,孙中馗与节目组、选手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节目组的工作人员都说,孙中馗带领的这期选手是《非常6+1》成立以来最好的一个。孙中馗也被大家公认为比“非常明星还非常明星”!
我的舞台我的梦想
11月3日下午2点,正式拍摄的时间到了。对于孙中馗来说,虽然上电视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他仍然很紧张——这次可要面对全国的电视观众啊!
登台前,孙中馗早早地带上了从家里准备的赫哲族演出服装、鱼皮衣服、压制鱼皮的道具、鱼皮画、大马哈鱼子等能够代表赫哲族文化的物品,紧张地等待着登上梦想舞台的那一刻。孙中馗说:“能够登上《非常6+1》的舞台,一直是我的梦想,但这个梦想绝不是为了有朝一日成为明星,而是想通过央视灿烂辉煌的大舞台展示赫哲人的风采,让更多的观众能够了解赫哲族文化并能够喜欢它。还有,鱼子是我特别带给观众的礼物,让他们能品尝到我们的特产。”
据了解,录制节目近期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孙中馗与央视当红主持人李咏的精彩脱口秀也将在那时揭秘。孙中馗说:“参加《非常6+1》的人有句口号:‘能站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就赢了。’正像这句话所说的,我并不想通过这次节目来改变什么,我只想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人,让更多的人了解赫哲族文化。”
据悉,孙中馗是登上《非常6+1》梦想舞台选手中唯一的一位赫哲族选手。同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黑龙江省火炬手选拔中,他以一曲清唱《赫哲酒歌》成功当选为赫哲族第一个奥运火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