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兴安岭
搜 索
大兴安岭新林区发扬民主转变作风发展经济
2009-12-02 11:26:28 来源:东北网  作者:刘厚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1日讯 题:发扬大民主 作风大转变 经济大发展

  刘厚根

  俗话说:船大难调头。新林这个昔日全国最大的森工企业,一度是“站着排头不让、扛着红旗不放”的先进区局。随着林区可采资源的匮乏,采伐业到了无林可采境地,企业收入大副下滑,社会发展陷入两危。面对经济社会要发展,职工收入要增加,群众生活要提高,现有5万多人口,社会包袱沉重的大区、老局,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接续产业,是摆在新林区党政领导班子面前的现实问题。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放下架子,不要面子,不怕揭短,敢于亮丑,是新林区委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的一大举措。区委班子带头打破传统观念,把区镇两级党委班子之间的内部思想交流会开成领导班子与职工群众零距离接触现场征求意见会,以此为载体,把领导班子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放在广大职工群众中去解决,他们广泛邀请退休老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职工代表、私营企业代表、民主监督员等各阶层人士共计30余人,参与区委班子民主生活会。会上大家各抒己见,本着互帮互助,有问题不回避、有想法不保留的原则,积极帮助班子成员解决思想上的认识问题。有一名退休老同志在发言中这样说:新林区委这届班子能够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加民主生活会,充分说明了区委班子彻底转变作风的信心和愿望。这届班子总结起来有这样的特点,以前没有想到的事,这届班子想到了;以前想到没有做成的事,这届班子做成了。各镇场党委在第二批学习活动中也纷纷把开一个开放式、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做为转变班子作风一个有利契机,悉心倾听群众呼声,解民忧,破难题,在会上当场划票,现场打分,测评职工群众对班子的满意度。职工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会上能解决的,立即落实,不能解决的,明确解决时限。

  作风的大转变,换来发展思路的大明确,新林区委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确定了“一四三”发展模式,即以生态建设为主线,抓住弘扬新林精神、发展新型产业、创新管理机制、改善民生四个着力点,实现森林资源、经济总量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三个大幅度增长。在这一思路的引领下,确定了重点实施“四四一”发展工程,即发展林木产品精深加工、矿产资源开发、绿色食品、对俄采伐四大产业,重点打造盛兴、兴盛、云冶、中兴四大省控企业,充分发挥好省级中小企业孵化园区这一平台作用。目前,新林四大接续产业的倔起,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拉动区域经济大发展。矿业开发粗具规模。全国五百强企业云冶集团投资1.69亿开发塔源二支线铅锌矿,该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预计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以上,向国家年缴税金近2000万元。中兴铜多金属矿的建成投产,填补了大兴安岭地区有色金属开采的空白。今年该矿在原有基础上,又扩建了年采选10万吨的金银坑口和选厂,可实现产值1.02亿元;绿色食品业规模化迈进。黑木耳养殖实现8000万袋,预计实现产值1.2亿元;林木产品精深加工业科技含量大幅提升。按照盛兴年产10万立方米中密度板产量计算,预计可提高原木及剩余物科技含量近6倍;境外采伐业实现历史性突破。林业局把施业区“搬”到俄罗斯境内,利用生产转型后大量富余生产人员和设备开发俄森林资源,正式生产后年生产木材27.8万立方米,相当再建一个“海外新林”。

  各镇、场迎着科学发展的强劲东风,凭借林场改革的巨大动力,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资源管理曾经是翠岗林场的老大难,因偷拉私运问题,让上级部门多次点名批评,也给新林区的资源管理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能否痛下杀手,根治毒瘤,翠岗党委面临严峻考验。通过征求多方意见,他们制定了以镇场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的资源管理三级责任网络,一级抓一级,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每辆车,实行24小时监控。昔日翠岗这个资源管理上的“大漏勺”,现在已是滴水不漏。塔源镇是全区闻名的上访“重灾区”,在个别缠访户的“带动下”,进京访成了家常便饭,致使镇场领导常年疲于进京接访。针对这一问题党政一班人深挖思想根源,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变被动为主动,深入到每个上访户家中,讲政策,摆道理,拉家长,心贴心,争得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截止到11月末越级信访案件同比下降77.8%。风雨过后的塔源,在科学发展的引领下,依托矿产开发,正在向打造兴安强镇迈进。大乌苏、宏图等转型后的公益性林场,把转变作风、勤俭节约、贴近百姓做为主体实践活动,合并办公场所,压缩费用,减少支出,使林场各项管理迈上一个新台阶。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林这个经济转型时期的特大森工企业,已冲破“经济瓶颈”的束缚,以敢为第一吃蟹人的胆识和气魄,紧握科学发展如椽巨笔,续写着林区二次创业的辉煌篇章。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