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2009年哈尔滨市消费投诉热点 三成半投诉家电售后服务
2010-01-12 09:24:35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胡玥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12日讯 昨天,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总结了2009年受理消费投诉、咨询的热点问题,全年共受理消费者各类咨询、申(投)诉、举报信息37726条,同比增长18%。

  数据显示,2009年消费者涉及商品及服务类申(投)诉有10大热点,分别是:手机、服装鞋帽、家电、汽车、食品、家装建材、非现场购物、餐饮住宿、物流行业、预付卡消费。

  通讯产品“三包”难

  案例:去年11月9日,黑大女学生王某在南岗区一家手机店购买了一款LG手机,使用3天后,手机出现非正常关机。王某找到售后进行检测,售后确定为质量问题,但商家却以必须出示本人身份证为由,推脱不予退机。12315接到投诉后,迅速与该店店长沟通,电话调解成功。

  分析:本年度涉及通讯产品修理、更换、退货的投诉2897件,占服务类总量的25%,主要表现在个别经销商、生产商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视法律于不顾,违反商品退换货“三包”规定,自定规则,误导消费,涉嫌欺诈等。

  服装质量难保证

  案例:祁女士于去年10月13日在道里区申格体育购买一款阿迪达斯粉色女式上衣,只穿了一天就发现有起球现象。她找到商家要求退货,对方以穿着不当为由拒绝退货。经调解,商家同意退货。

  分析:本年度共受理皮鞋、裤子、服装投诉2495件。消费者反映的主要问题有产品质量不过关;售后服务差,不履行“三包”义务;出现问题不及时解决,故意拖过“三包”期;打折、赠券等方式存在诸多欺诈行为,虚拟原价,以次充好。

  家电售后服务差

  案例:刘先生于去年8月在南岗区一家电器商场购买某品牌空调,使用3个月后发现空调不制热,先后维修了15次都没有修好。消费者要求更换一台空调,商家说需要加钱;消费者要求退货,遭到销售商拒绝。调解后,商家同意退货。

  分析:本年度,家电类产品受国家政策性补贴和家电下乡的影响,购买量和投诉量都呈急剧上升趋势,受理案件、咨询4124件,占服务总量的35%,服务滞后、乱收费,维修人员技术不过关,人为拖延时间等情况频发。

  车辆投诉骤增

  案例:吕先生去年2月,在松北区广和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购买了一台福田货车,当时销售人员承诺可以提供带高栏手续,但焊接高栏的费用得由吕先生自己掏。吕先生花钱焊接高栏后去落户,被告知因自行焊接高栏不能落户。经调解,经销商同意退车,并给消费者经济补偿。

  分析:本年度,汽车售后服务、零配件质量投诉1987件,与往年比投诉量骤增,反映的主要问题有:厂家售后服务不及时、不到位;车辆设计上存在缺陷;经销商单方误导消费、混淆概念。

  非现场购物问题多

  案例:王先生去年10月29日看到“九阳火炙裤”广告后,购买了两条价值为996元的该产品。穿时发现并没有广告所宣传的疗效,王先生认为存在虚假宣传,要求有关部门查处。

  分析:消费者通过电视、电话、网络、邮购等非现场方式购买商品投诉798件,占服务类总量的7%,商品主要以保健产品、药品、通讯产品居多。具体问题为:拖延供货时间;质量不符;没有售后服务等。

  食品安全不容乐观

  案例:去年李先生投诉所购买的啤酒存在浑浊、有絮状物等问题,经12315现场调查,李先生反映情况属实,最终由啤酒经销商、厂家共同出面,一次性赔偿李先生5箱啤酒。

  分析:共受理食品方面投诉、咨询2708件,占商品总量的10%,主要表现在哈尔滨市商场、超市、食杂店等经营场所销售的红肠、干肠、罐头、红酒、奶制品等存在过期、变质、有杂质等问题。

  家装建材投诉上升

  案例:市民王女士于去年2月份在道外区黎华家具城二厅一家具店,购买多件家具,共花了2950元钱。送货到家后王女士发现家具有开裂、掉漆等质量问题。她找到商家要求退换货,商家以家具是人为损坏的为由不予退换。经调解,商家最终同意退货。

  分析:本年度,共受理家装建材投诉876件,反映的问题是:购买的商品存在瑕疵、销售协议不规范、售后服务不及时、销售“三无”产品等。

  餐饮住宿违规多

  案例:市民王先生去年3月在开发区某饭店用餐时自带了一瓶茅台酒,服务员称店内有规定,消费者须在饭店购买一瓶同样的酒,否则不提供服务,最后王先生无奈离开了这家饭店。

  分析:本年度,共受理餐饮住宿投诉、咨询452件。主要问题是餐饮企业在不明示、不告知的情况下收取餐位费、餐具费、开瓶费,不开具正规发票等。

  物流欺诈问题突出

  案例:市民魏先生在道外区神州物流某货运站发17件玩具到沈阳,当时他按谈好的价格向对方支付了所有的运费。到接货时,配货站又以行规为由要求魏先生再交350元保价费,否则就不付货。魏先生因急于用货,无奈只能妥协。

  分析:本年度,哈尔滨市物流业申诉313件,主要问题包括:价格欺诈、变相收费、货物损毁、不准时等。

  预付卡消费陷阱多

  案例:王女士于去年3月在道外区家乐福永平店一楼艺尚SPA水疗馆,预付人民币600元办卡购买美容服务,但是做了几次之后,商家以顾客多、没有预约为由拖延服务,消费者要求退款遭到拒绝。经调解,商家最终同意退回卡内余款。

  分析:本年度,共受理此类投诉、咨询231件。主要表现在:商家以打折优惠、提供贵宾服务等方式吸引消费者预存金额办卡后,服务质量下降、地址变更、服务项目不能兑现。要求退卡时,商家则以各种理由搪塞消费者。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