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哈尔滨供热“四大顽疾”:供热间隔长 私接乱改损失大
2010-01-13 09:06:08 来源:生活报  作者:王迎超 刘滨竹 徐日明 张妍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讯 连日来,记者分6路跟随哈市房产住宅局供热督办组对哈市供暖情况进行了突击检查。检查人员发现,管线老化长年无人修缮,小锅炉房供热时间过短,人为私接乱改和停热用户增加是哈市目前供热效果不好的四大顽疾。

  顽疾1

  供热时间短间隔过长

  香坊区督办组在检查中发现,供热投诉大都集中在间断性供热的小锅炉。乐园小区居民反映,该小区每天供热两次,间隔时间太长。“从锅炉起火到把热水送到居民家怎么也得1个多小时,可屋子还没完全热呢,锅炉就停止工作了,晚上停热后睡觉都冻脸。”居民王乐群说。

  检查人员在公滨小区了解到,一天三遍气加起来不超过12小时,居民室温普遍不达标。

  道里区供热督办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连日来陆续接到居民反映的供暖问题约60余件。督办人员亲自到居民家中调查核实,并与供暖公司沟通。供暖公司表示可以延长供暖时间,随后居民家中室温明显上升。比如这几天,督办组在回访中发现,地段街、买卖街、田地街等地居民家中室温明显升高,都达标了,说明还是人为原因——“烧的时间短”。

  顽疾2

  私接乱改加大热损失

  “11月和12月松北区供热办共接到居民投诉354个,目前已基本处理完毕。”松北区供热办主任丁志超告诉记者,截至12日16时30分,当天共接到居民投诉3个。其中,少数居民私接乱改供暖设施成为居民家中不热的主因。

  松北区督办检查组在对小区走访中发现,世茂滨江新城小区不少居民在装修时将冷阳台打通,变成了暖阳台。供热面积增加了,而供热设施却没有变化,直接导致室温下降。还有不少居民在装修时将保温墙体破坏,导致房屋保温性能降低,影响了室内温度。

  “有些居民为提高室温,更换了大型号暖气,或自行增加暖气数量,这些私改行为都对暖气循环系统造成了影响,甚至导致热水无法循环。”丁志超说。

  顽疾3

  管线老化

  道里区供热督办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处理供热问题过程中,部分供暖公司承认,由于供暖管线老化导致供热不达标,所以“怎么烧都不热”。这些老化的管线大都是日积月累产生的,大部分由于受资金限制一直没有彻底维修,还有一些由于居民怕破坏室内装修,不同意更换管线而耽搁下来。往年冬季这些管线老化的问题马马虎虎也就过去了,但是今年的严冬使这一问题暴露无遗,成为非常棘手的难题。

  顽疾4

  停热户多

  记者在跟随松北区督办组进行突击检查时发现,因松北区停热用户过多,造成居民楼里形成多处冷山也是室温不达标的一个原因。

  记者了解到,松北区今年申请停热的居民达到14000户,约占总数的42%。“有些小区居民楼整个单元只有一户人家住,周围邻居都办理了停热,家中四面都变成了冷山,根本没有热传导,直接导致热循环不畅,怎么能不冷。”丁志超说,去年11、12两月接到的354个供热投诉中,因邻居办停热影响室温不达标的占了近50%。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