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0日讯 20日,黑龙江日报在第二版刊发了题为《切实解决突出问题》的评论员文章,全文如下: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关键在于取得实效。取得实效的关键是把解决突出问题贯穿始终,这是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参加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单位重点在基层,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直接,承担科学发展的任务更具体,因此,要更加注重解决应当解决、可能解决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解决突出问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要重点解决好推进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要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要求,着眼于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着力解决好思想观念跟不上发展速度、工作措施跟不上发展节奏、领导能力跟不上发展要求等突出问题,不断创新和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措施办法和体制机制。尤其要利用冬闲季节,联系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切实做好明年发展规划谋划,生产资料准备、建设资金筹措、项目储备引进等工作,为明年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要重点解决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大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力度,从强化班子、队伍、制度建设入手,有针对性地解决软弱涣散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做到整顿一个、成功一个、巩固一个,引导基层党组织健康发展。尤其要进一步推动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工作,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选好配强党组织负责人,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要重点解决好关乎民生的突出问题。要采取更加务实有效的措施,尽心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工作首位,积极主动地做好冬季取暖、甲型H1N1流感防控、公共交通出行、冰雪清理等工作,让党员群众切实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的实际成效。要重点解决好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突出问题。要结合走访慰问活动做好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疏导群众情绪、调节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管理等工作,多关心关注弱势群众和困难群众、困难职工、困难党员,帮助他们解决好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好社会和谐稳定。
解决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要防止形式主义、短期行为和“形象工程”。要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抓住既事关重大又有可能经过努力近期解决的问题,协调各方,整合资源,集中力量研究解决,至少要办成一、两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对涉及多个地区、部门和单位的问题,积极探索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解决方式,综合治理。对应当解决但一时又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群众作出说明,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
解决突出问题要保证效果。对已经整改的问题,抓好巩固提高,防止出现“反弹”;对虽已整改但效果不够理想、群众意见较多的问题,限期“补课”,改进提高;对需要长期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明确解决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锲而不舍地抓好落实。要做好批次衔接,把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边查边改工作与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和督促落实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长期整改落实任务统筹起来考虑,联动支持,整体推动,切实帮助基层解决突出问题。
解决突出问题要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是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标志,也是巩固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要注重把解决突出问题和创新体制机制结合起来,制定和完善科学发展迫切需要的有关制度和规定,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问题解决,把解决问题中形成的好办法、好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巩固下来,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