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大学生走街串巷卖糖葫芦 自定指标每天不卖100串不收摊
2010-02-03 11:28:33 来源:大庆日报网络版  作者:王智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苗福军(左)向顾客出售糖葫芦。

  东北网2月3日讯 不管刮风下雪,在义耕附近的大街小巷,都能见到一个年轻小伙儿推着三轮车叫卖糖葫芦。串串糖葫芦好像严冬里绽放的玫瑰,与小伙儿冻得发红的脸相互辉映,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谁能想到,卖糖葫芦的小伙儿竟然是一个正规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他体会到找工作的无奈,也品尝了卖糖葫芦的快乐!

  年轻小伙

  1月30日18时许,记者在新百大门前遇到了卖糖葫芦的小伙儿。

  天色渐晚,气温下降,小伙儿穿着灰色的棉服,脸上露着笑容。新百大搞迎新年促销活动,来这里的人非常多,他的生意也十分火爆。

  两个姑娘买他的糖葫芦,看好了山楂,又想尝尝黑枣,小伙儿一高兴,卖两串山楂赠送两串黑枣。姑娘羞答答问:“大学生,为啥呢?”

  看来是常客,了解小伙儿的底细,知道他是大学生。

  小伙儿说:“今儿个,高兴!”

  记者好信儿:“把高兴事说出来,让大家跟着乐和乐和。”

  原来小伙儿刚刚给远在鸡西的家里汇了1万元钱。“这些钱不仅能帮妈妈还外债,还能置办点年货。”收到钱后,妈妈在电话里哽咽着说。

  小伙儿喜兴地说,“我老大不小了,头一次给妈妈汇钱,相当有成就感了!”


  经济危机

  小伙儿叫苗福军,今年24岁,老家在鸡西市恒山区。父亲是一名退休矿工,母亲操持家务,全家指望父亲1000多元退休金生活。

  2005年,苗福军考入大庆职业学院,2008年夏天毕业。毕业后,他最大愿望是早点找到工作,挣钱给家里汇去。

  他清楚,家里为供他上大学口挪肚攒,妈妈心脏病住院还拉了饥荒。

  大学毕业,经学校推荐,他被安置在吉林油田一个采油队。一望无际的荒原,一天从早晨2点工作到晚上9点,工资少得可怜,每个月只能拿到500多元工资。这些钱自己都不够用,哪还能孝敬父母?

  他辞掉工作,回到大庆,在开发区又找到一份工作。专业倒是挺对口,没想到重蹈覆辙,工作经常加班,工资不加,每个月拿到手1000元钱,仅够生活费。

  2009年春节,他因“经济危机”没脸回家,在大庆一个同学家过了年。

  甜蜜事业

  2009年10月,他在网上看到糖葫芦制作的资料,忽然眼前一亮,何不自己当老板,从事“甜蜜事业”。

  他在东风新村一区租住了一居室,事前与房东商量好占用厨房。说干就干,他买来山楂,洗净去核穿串,这道工序没啥技术含量,沾糖难度可就大了。

  熬糖火大沾不上,火小色难看,他反复试验,手多次被烫起了泡。后来在让胡路拜师,讨到真经,红红火火地干了起来。

  他早晨4点起床,忙活到8点多,制作100串糖葫芦,糖葫芦分三种:山楂、扁山楂和黑枣。为防止沾灰,每串糖葫芦都包上玻璃纸。

  把糖葫芦插在丝袋子包裹的草棒上,像一棵“火”树,推着三轮车走街串巷。

  “一天不卖100串糖葫芦,坚决不收摊,不管多晚,直到卖完为止。”这是他自定的指标,这样他才能保证一个月纯收入3000元钱。

  最晚的一次,他卖到晚上10点。卖糖葫芦虽然辛苦,可苗福军却说:“能挣钱就是幸福!”

  要过年了,大庆糖葫芦市场前景乐观,苗福军打算一直卖到大年三十再回鸡西老家。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