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绥芬河对俄贸易升级:调整适应性战略 构建立体交通格局
2010-02-07 12:31:32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钟攀 潘宏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讯 2010年绥芬河市将着力进行对俄适应性战略调整,打好综合保税区、五花山水库、机场、铁路公路建设和加快城市化步伐五个硬仗。力争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0%,进出口贸易额增长15%,进出境旅游者增长15%,口岸过货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0%。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畅通陆海联运大通道,把绥芬河打造成中俄互动、人员商品自由往来的新型跨境合作示范平台,成为我省沿边开放升级排头兵。

  改变单一模式实现三个转变

  绥芬河市将实现三个转变:由依赖边贸优惠政策向依靠特殊功能区支撑转变,放大绥芬河综合保税区效应,使之建设成具有中俄边境合作特点的自由贸易区、消除中俄合作障碍的试验区、提升沿边开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由以口岸通道及简单物流为主向新型口岸经济区乃至国际商品集散中心转变,改变以边贸带动为主的单一发展模式,逐步转变为以贸易、投资、加工制造、旅游等协同带动的综合发展模式;由以贸易为主向贸易与投资合作并重转变,贸易结构要由以商品贸易为主向商品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全面发展转变。

  绥芬河市要在力争原木、板材、化肥等主力品种稳中有升的同时,实现煤炭等新贸易品种的突破。除了调整品种以外,还要继续保持现在已经形成的市场优势,并将其提档升级。利用中俄电子商务平台巨大数据库,推动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结合。在推动加工业转型升级方面,综合保税区可以集聚各种优势资源,在短期内做大做强加工贸易。

  群众期盼

  绥芬河市三峡木业在金融危机来临之时,从粗加工向家具等终端产品转变,实现快速转型升级。经理李世民希望,借助对俄贸易适应性调整,延伸木材加工产业链,到俄罗斯建厂,以规避对欧盟出口风险。


 

  综合保税区塑造开放新优势

  绥芬河需要战略投资者、行业领军企业和产业龙头项目。今年该市将加快推进钾肥生产、俄罗斯矽钢片等项目落地,加快引进新项目入驻综合保税区或配套区,力争在短时间内把加工贸易做大做强。

  群众期盼

  山东浪潮集团东北大区总经理张大成在接受采访时说,早在2005年,浪潮就想进军俄罗斯市场,绥芬河也渴望通过引进高端制造业调整出口结构。可一番考察,浪潮认为绥芬河缺乏产业基础和配套政策,不适合作为产业基地。于是,暂缓了产业转移,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国家在绥芬河设立了综合保税区:国外货物入区实行保税;国内货物入区视为出口,实行退税;区内企业之间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面对种种利好政策,浪潮期盼尽快进驻绥芬河综合保税区,进行本地化生产,再出口到国外,这样可节约大量的物流和财务成本。

  构建立体式交通格局

  绥芬河今年在交通格局上将得到极大改善,高速公路、电气化铁路、3C支线机场等交通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将缩短绥芬河与国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的时空距离。高速公路、电气化铁路的建成通车,可以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对绥芬河具有里程碑意义。

  群众期盼

  在绥芬河市青云市场做民贸生意的江玉峰,每个月都要经哈尔滨到广州厂家订货。在绥芬河,像他这样的生意人有四五万,他希望尽快建好机场和电气化铁路,这样进货会更快更方便。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