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得见的变化
A.配套改造宜居之城
对北、西、南、东四个出口和滨江路的道路及沿线的棚户区、建筑物、基础设施进行全线整体改造升级。
横向贯通胜利路、长安路、光复路三条东西交通大动脉,纵向打通断头路,新建科技大道、兴国大道等道路16条,拓宽改造安庆街、解放路等道路15条,维修长安、友谊等道路10条,新建和改造英格吐河桥、光明桥等桥梁15座,新增停车位1万个,全面提升道路交通承载力。将佳市打造成为出行便利、配套完善的宜居之城。
B.景观营造滨水之城
依托我市沿江滨水的特有优势,大力实施滨水景观建设。高起点完成佳木斯市区、汤原、桦川、富锦、同江、抚远等滨水城镇建设规划,并启动实施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佳木斯市区松花江沿线景观带建设水平,续建新建沿江公园二、三期,十里沿江景观带全线建成。规划建设江北沿江湿地公园。
C.综合治理环保之城
巩固提升水源山、四丰山等景区休闲旅游功能,加快柳树岛的规划开发。引进国内外顶尖的开发企业鲁能置业集团、益海嘉里集团投资建设省内一流的鲁能滨江新城、香格里拉滨江商住中心。规划启动伟业“低碳生态城”项目建设,打造生态环保顶级小区。对英格吐河、音达木河、王三五河、杏林河等四条城市内河综合整治进行统一规划,加快启动建设。
D.绿化亮化清新之城
实施城市绿化“8543l”工程,即绿化长安西路等8条主要道路与绿岛,绿云公园等5个公园,北出口等4个出口,杏林河等3条河旁绿带,新建1个苗木生产基地。完成长安路、和平路等5条重点街道楼体及39个路口楼体亮化改造。对现有五个广场进行主题特色改造,进一步加强花园式小区建设。
E.管网改造现代之城
加快推进清华同方与自来水公司TOT项目合作,提高城市供水能力和服务水平。支持法国达尔凯公司BOT供热项目,加快城市热管网改造升级,尽快完成国电佳西2×30万千瓦热电联产新建和华电“七期”扩建立项工作,争取开工建设,扩大集中供热面积。加快推进大庆方兴公司启动江北钻打新气井方案,争取开工中煤能源达连河至佳木斯天然气长输管线,天然气用户达到7.1万户,管道天然气普及率达到60%。
F.和谐稳定有序之城
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全面实施垃圾源头治理工程、市容市貌整治升级工程和楼体美化工程。依法加强城市管理,大力整顿交通秩序,实现管理升级上水平。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实施“平安佳木斯”创建活动,着力提升维稳能力、打击能力、防控能力,全力确保全市社会安定。
2摸得着的实惠
A.确保完成三年主城区棚户区改造任务
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安排改造项目45个、220万平方米,确保完成三年主城区棚户区改造任务。改造67个旧小区、面积40万平方米。
B.60周岁以上人口,100%享受基础养老金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新农保试点范围内农民参保率达到70%,60周岁以上人口享受基础养老金达到100%;继续加大各项社会保险的扩面力度,城镇社会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在制度覆盖范围内,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C.加快福利项目建设 推进敬老院建设
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福利项目建设,推进敬老院建设,提高各种福利机构的服务水平,推进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工作深入发展。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提档升级,开展和谐社区、农村社区试点工作,更好地发挥基层管理服务平台的作用。
D.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人均提高10%以上
严格兑现国务院关于提高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的决定,确保人均提高10%以上,继续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津贴补贴。住房公积金征缴比例提高到7%。
E.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促进教育均衡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公平发展。加快普及高中教育,提升职业教育水平。
F.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现“新农合”参合率98%,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