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4日讯 近几年,幼儿教育“小学化”这种被多数幼儿园和家长誉为“早期开发”的教育方式,在市区越来越多幼儿园普及开来,小学的算术、拼音等课程被下移至大班甚至中班,令幼小身躯负担陡增。
幼儿园也有了家庭作业
每天必学两个以上生字、上数节课、必须完成作业……如此繁重的任务,竟落在天真烂漫的孩童身上,堪称“离谱”。然而记者在市区走访时发现,这在很多幼儿园已屡见不鲜。
在教学目标上,一些幼儿园强调“幼小衔接”作为学前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不恰当地提出入小学前要学会百以内的加减法、认识1000个汉字等。部分幼儿园还对幼儿的作业、图画等评定等级,对幼儿的写字、算术作业打分,有的幼儿园甚至天天进行考试,将成绩通知幼儿家长。
方法不当易拔苗助长
“整个小学一年级都在进行拼音教学,从认识、读、巩固、运用,整整一个学期。整个过程都在学拼音,很少存在学生跟不上的问题。如果在幼儿园就开始拼音教学,到小学一二年级还在进行重复的学习,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学情绪。再者,小学课程看似简单,却是至关重要的奠基阶段,自有其教授方法。提前教幼儿固然可暂时收效,却可能由于教授方法不当,使其养成错误习惯。” 20日,从事幼教多年的隋老师直指其弊,并对这种教育给幼儿身心造成的伤害表示担忧。
增加教学内容拉拢生源
对此,幼儿园相关负责人及教师坦言“自有苦衷”。多数幼儿园园长表示,自己是为了拉拢或留住生源,才在无奈中添加小学课程等“小学化”因素。
“没加拼音课前,我们幼儿园的小班有2个班,可升到中班时就剩1个班了。”市区一个体幼儿园园长说。“没办法,后来我们增加了拼音教学,慢慢地又增加了简单的算术。”
“大班正是我们幼儿园教学出成果的时候,我们很想挽留孩子们。”福和街一幼儿园也遭遇了同样的问题。
于是,在生源压力和家长呼吁双重“催化”下,“小学化”教育迅速在市区各幼儿园遍地开花。一些家长仍不满足于此,还给孩子选报了口才班、美术班等各种辅导班。
对于部分家长所谓的“早教”,隋老师表示,幼儿教育应该侧重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启发孩子的创造力,引导孩子在玩中去学,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游戏。如何还幼儿教育“游戏”本色,才是学前教育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