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9日讯 (见习记者 岳云雪) 近段时期,很多网站的论坛内都出此收购与出售闲置银行卡的信息,一张普通的银行卡就能卖几十元钱,如果开通“网银”功能,一张卡甚至能卖到200元。为此,黑龙江省警方提醒市民,个人银行卡在黑市热销现象的背后潜藏着重大的安全隐患,市民切勿盲目出售自己的银行卡,以免留下后患。
收购者不明说用途,只说很安全
“长期收购闲置银行卡,开户行不限,中、农、工、建、招、邮储六行最优,普通卡35-50元,口令卡120元,U盾卡200元,数量不限”,“专业收购银行卡,实力雄厚,资源稳定……”不少论坛、贴吧上出现了这样的收购银行卡的帖子。高价收购银行卡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猫腻?为何有这么多人在网上购销银行卡?记者在百度上输入“收购银行卡”、“出售银行卡”等关键字,就可搜索出相关信息近百万条,根据其中一条收购银行卡的信息,记者拨通了联系人的电话,该男子表示只想买办理了网银业务的银行卡,当记者问及买卡的用途时,男子称将卡卖给他很安全,不愿讲出买卡的理由。这样一张普通的银行卡收购价格为30至60元不等,开通“网银”功能的银行卡收购价格高达200元一张。
收购的银行卡可从事经济犯罪
据省公安厅经济犯罪侦查总队的办案人员介绍,这种闲置银行卡在黑市热销现象,不仅背后潜藏着重大隐患,而且原卡主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从事经济犯罪。
首先,不法分子可以利用收购的银行卡实施诈骗。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选择作案时使用收购的银行卡转帐、提现,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一旦诈骗得逞,就将手机卡、银行卡丢弃、销毁。下一次作案时,再通过网上批量购买手机卡、银行卡再次实施诈骗,让公安机关和受害者无处查找。
其次,不法分子可利用银行卡逃税、洗钱。一些人收购银行卡的目的是用来虚开账户,多开账户是为了转移存款,这样工商局查的时候就不知道公司的存款有多少。一些公司为了少缴税,会设立几个账户,将原本一个账户的钱分几个帐户存。还有的人收购银行卡是为了将境外的资金转移到国内,或将黑钱转移,达到少缴税款、洗钱的目的。
另外,犯罪分子还可利用银行卡进行商业贿赂。当前,行贿人将现金打入匿名银行卡的送礼方式更加容易被企业和一些个人接受。由于受贿人需要“匿名”接受汇款、转账、消费,在网上收购银行卡的帖子中,经常会看到一些买家特意强调,银行卡要有“卡主名字和密码”。
实施银行卡犯罪卡主受连带责任
很多市民的钱包里都会有几张不经常用到的银行卡,有些人认为,闲置的银行卡留着也没用,出售还可以卖几个钱,既然是出售了,那么之后出现的犯罪行为及其它问题就与自己无关了。据警方介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公布的《银行卡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三款“银行卡及其帐户只限经发卡银行批准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和转借”。如收购人利用收购的银行卡实施诈骗、洗钱等犯罪活动,持卡人极可能背负连带责任,甚至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
警方提醒,持卡人应妥善保管手中的银行卡及密码,切勿将银行卡转借、出租、转卖给他人,以免掉入不法分子设下的陷阱。同时建议“一人多卡”的持卡者要及时对手中的银行卡进行清理整合,将资金转入常用卡内,对长期闲置的银行卡要及时予以注销。